七月二十七日 22:40
重申,我并不觉得我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什么问题,只是从我个人体验来讲,温情的部分明显不会有什么太深的印象,只是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瑕疵”让我不太能释怀。
也或许,我才是那个瑕疵。
我颇为反感的一件事,我妈很喜欢直接问我的感受。
但我从小到大,一直秉持着中国人的感情是保守且含蓄的。
但她会直接问我,离开家几个月想不想他们,我爷爷离世之后我伤不伤心。
为什么能够直白的问这些问题呢。
我不太能理解。
我每次都会很尴尬,只能含含糊糊,不知所措。
再加之他们每次都会说很多很多话,这样导致我就不太喜欢说话了。
而且我会故意装没听见,这是和我一个高中同学学的,姑且可以叫他曹植。
曹植就是这样,他原因听的时候,他听完会理你,但不愿意的时候,他都会装没听见。
很明显我并没有学到家,即使我在听,我也不会插嘴回话,当他们问我他们在说什么,我会用啊来疑问。
这样他们要么懒得再重复自己已经讲过无数遍的套话,要么就会简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无论别人重复多少次,曹植只会听到自己想听到的。
很明显,这是很不尊重人的坏习惯。
但我乐意如此。
其实我也想过,或者说,很憧憬以后能有什么人能让我很直白的宣泄各种情绪。
因为我本身很讨厌这种弯弯绕绕猜心思的事情,只是我觉得没必要向别人袒露一些什么想法。
告诉别人了又能怎么样呢,指望别人给你含块奶嘴,抱着你摇一摇,说些什么宝宝别伤心了妈妈再这里吗。
感觉只是徒徒表现软弱而已。
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人都有各自的烦心事,谁闲的慌看看你心里是红是白。
八月十日 23:23七夕
我躺在青岛一间民宿的床上,在手机上写着水着一点点今天的游记。
在手机上打字着实是一项特别的体验,让我本就龟速的打字速度更是焦人。
虽然已经是十一点多,但好在之前还多留了一章没发,我姑且还是算没有断过我坚持了居然已经三十来天的习惯。
我从学校直达青岛,比我爸妈早到了五个小时。
我决定在周围逛逛。
随便在路边的推车上买了一个烤馕,又买了路边明显冲着游客来的15块一斤的啤酒,开始漫无目的地在周围闲逛。
耳机里是我下好的死亡搁浅音乐合集,伴随着游戏中特有的时不时仿佛翅膀开合的沙沙的嗡鸣,以及为了安全起见没开降噪的环境的嘈杂声,我开始了我在这座城市的搁浅。
烤馕很烫,但是从它的外表完全看不出来。
那个长的还算帅气的深色皮肤XJ小伙摊主把它从炉子里扒拉出来,然后包在塑料袋子里递给我的时候,我不以为意地直接上手抓住了馕身,而不是塑料袋的手环。
痛了我好一阵子。
馕很香,堆叠的芝麻散发着慷慨的香气,四周是像披萨边一般的坚挺,但中心却是像锅巴一样酥脆。
就是可惜了没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