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纽约高盛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张玉华的目光越过宽阔的落地窗,眺望着曼哈顿繁华的天际线。夕阳的余晖为摩天大楼镀上一层金色,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为她的归来欢呼雀跃。然而,她的心却久久无法平静。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吗?“她转身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助理杰西卡点点头,递上一份文件:“是的,张总。我们已经联系了几家美国领先的新能源公司,他们都对我们的投资计划表现出极大兴趣。您明天上午九点有一个视频会议,与绿色未来公司的CEO进行初步洽谈。“
张玉华接过文件,目光却未曾离开窗外。她的思绪回到了一个月前,那个在海州市福利院的雨天。
那天,她站在福利院的门口,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襟,但她浑然不觉。李院长刚刚告诉她,她的女儿早已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现在就生活在纽约。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她苦心构筑的所有幻想。
“张女士,“李院长的声音里充满同情,“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请记住,你的女儿很幸福。那对美国夫妇是非常好的人,他们给了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
张玉华勉强挤出一丝苦笑:“是啊,她很幸福。这就够了,不是吗?“
可是当她独自走在雨中时,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与雨水混合在一起,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每一个孤独的夜晚,想起自己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找慰藉,想起自己如何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中国找到女儿。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当她在纽约拼搏时,女儿就在她的身边;当她决定回到中国寻找女儿时,女儿却已经在大洋彼岸生活。
“张总,张总?“杰西卡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张玉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抱歉,我走神了。你刚才说什么?“
杰西卡略带担忧地看着她:“我说,除了工作安排,我还按照您的要求,收集了一些关于纽约市收养机构的资料。您要现在看看吗?“
张玉华的手微微颤抖,她接过那份薄薄的文件夹,心跳加速。这份文件里或许就藏着通往女儿的钥匙。然而,她又犹豫了。她真的做好准备面对真相了吗?如果找到了女儿,她又该如何解释这十多年的缺席?
“谢谢你,杰西卡。我晚点再看。“她最终说道,将文件夹放进抽屉里,“你先下班吧,我再待一会儿。“
待杰西卡离开后,张玉华走到窗前,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窗外,纽约已经华灯初上,无数的灯光在黑夜中闪烁,仿佛无数希望在召唤着她。她的女儿,此刻会在哪个角落?是否也在仰望着同样的夜空?
张玉华闭上眼睛,回忆起女儿出生时的样子。那个小小的、皱巴巴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美好。当时的她,深陷在产后抑郁中,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爱。现在想来,她是多么后悔当初的决定。
“对不起,宝贝,“她低声呢喃,“妈妈来晚了。但我保证,这次我不会再放弃你。“
第二天一早,张玉华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办公室。她浏览了一遍绿色未来公司的资料,然后准时参加了视频会议。
“张女士,很高兴认识您。“视频里,绿色未来公司的CEO迈克·布朗热情地说,“我们对贵公司的融资投资计划非常感兴趣。您对新能源市场的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
张玉华微笑着点头:“谢谢,布朗先生。我相信,在新能源领域,中美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获得可观的回报,更重要的是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然而,整个过程中,张玉华的一部分心思始终在想着那个装着收养机构资料的文件夹。
会议结束后,她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那个文件夹。里面列出了纽约市几家主要的收养机构,以及它们的联系方式。张玉华的手指轻轻划过每一个机构的名字,想象着自己的女儿可能曾经在其中某一个地方短暂停留过。
她拿起电话,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第一个号码。
“您好,这里是阳光儿童收养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
张玉华感到喉咙发紧:“您好,我......我想询问一些信息。我在寻找我的女儿,她可能在2000年左右被收养。“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女士,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帮助您。您能提供孩子的出生日期和原籍地吗?“
张玉华报出了女儿的出生日期和海州市的名字。然而,经过漫长的查询后,对方遗憾地表示没有找到匹配的记录。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玉华一一联系了名单上的其他机构,但结果都令人失望。每一次失败都像一把钝刀,一点一点剜着她的心。
周五晚上,当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张玉华终于崩溃了。她蜷缩在办公椅上,任由泪水肆意流淌。窗外的雨声仿佛在嘲笑她的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张总,您还在啊。“是杰西卡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