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1 / 2)这就是印度首页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出生于印度婆罗门家庭,身份尊贵,早年间赴英国留学,随后回到印度,独立运动之后,成为印度立国的第一位总理。

尼赫鲁一直致力于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与周恩来总理一起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中印关系的基础。尼赫鲁还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的倡导者之一,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斗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印度和中国曾有过一段友好时光,但自1951年起,印度一反常态,开始挑衅中国边疆领土,面对侵略,我国一让再让,希望印度及时改过自新,可无奈并无用处,中印自卫反击战还是爆发了,也正是这场战争,葬送了尼赫鲁的执政生涯。

一、生平简介

1、早年经历

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以下简称:尼赫鲁)出生于安拉阿巴德市(今属北方邦)。“贾瓦哈拉尔”,意思是“红宝石”。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从字面上翻译中文意为“运河的红宝石”。

尼赫鲁是家中仅有的男孩,从很小开始,父亲就按照培养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路子培养这个家族的接班人。在家庭教师布鲁克的引导下,少年尼赫鲁逐渐对印度教哲理产生了兴趣,并开始阅读印度教典籍,加入通神学会。

14岁时,母亲对小尼赫鲁讲了多年前他的几个家人因误会险些被英国士兵吊死的故事。从那时起,尼赫鲁失去了对英国人的好感,并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尼赫鲁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对异族统治的反感。

2、学习生涯

1905年,尼赫鲁远赴英伦,进入英国贵族子弟学府哈罗公学学习。起初,因为尼赫鲁的年龄稍大,又不懂拉丁文,被学校编到低年级。

1907年10月,尼赫鲁提前考入剑桥大学,主修自然科学,但剑桥的学术氛围使得他将更多时间投入对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研究,经常与同学谈论尼采、萧伯纳,甚至两性问题。在剑桥期间所读的书对他的政治观影响很大,从西德尼·希鲁克的新着《新爱尔兰》中,他得出了“乞求与哀鸣不能从英国得到任何东西”的结论。平日里对政治涉足很深,3年后,尼赫鲁攻读律师专业,并成功拿到律师执照。

3、从政经历

长期留学海外,让尼赫鲁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他的思想形态发生了变化。回到印度后,他开始追随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印度独立。

1916年,尼赫鲁参加国大党年会,在会上第一次遇到甘地,甘地坚持反英斗争的行动使他很感动。1918年,尼赫鲁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尼赫鲁参加国大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1920年,尼赫鲁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次年被捕入狱。印度独立前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

1923年,尼赫鲁任国大党总书记。1926—1927年,尼赫鲁游历了欧洲和苏联,受到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1927年,尼赫鲁连任国大党总书记。1928年,尼赫鲁与鲍斯共同建立全印独立同盟。1929年,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194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

1947年3月,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1948年,甘地被刺杀,两年后,尼赫鲁的政治对手萨达尔病逝,这无疑让他成为印度最高政治权威。

1954年6月,尼赫鲁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着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1961年,在尼赫鲁、铁托和纳赛尔的发起下,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次举行。

1964年5月27日,尼赫鲁病逝。

二、为政举措

1、政治方面

尼赫鲁执政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清除英殖民主义势力,削弱封建主义的影响,以巩固印度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尤其是发展工业。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重新进行行政区划。英国统治时期的印度行政区划还带有割据的色彩。在1950年印度宪法中,全国划分为28个邦,分为三等。然而,这一划分不尽人意,未能消除印度长期以来行政区划与语言区域交错的现象。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划分为14个邦和6个中央直辖区,并成立了地区委员会,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第二,恢复印度人的印度。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政府内文官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立起印度行政官制以代替英国文官制度,培养印度人担任各级行政官员。此外,印度军队以往高层领导大多是英国人,尼赫鲁在军队里改组了领导机构,废除陆军总司令兼管海、空军的制度,实行三军分立,由印度总统担任三军最高统帅,同时培训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级军官,高级军官也逐渐由印度人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