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写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打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摘自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路遥是我最敬佩的当代作家,从中学学生时代看着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长大。
记得那时小姨看过《人生》电影回来说,花了两毛钱哭了一下午(当时一张电影票两毛钱)。我就开始关注路遥了。我和弟弟一人买了一本路遥文集,把他的六卷文集合订本珍藏于家中,当然是盗版的。虽然很痛恨那些印盗版的书贩子,侵犯了作家的利益,可是正版的太贵了,也确实不舍得买。
这么多年来书被我们姐弟看了无数遍,并且把因为印刷导致的错别字都修正了过来。我每次看路遥的小说心情都处于一种极度的亢奋中,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悲他们所悲,喜他们所喜。
路遥真的可以称为现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从后来人们对他的爱戴可见一斑。都说众口难调,比如食堂做饭的大师傅,做的再好吃,也有说不好吃的。只要大部分人说好吃,那么这个大师傅的做饭水准就是相当高了。
路遥的作品就是这样,几乎所有人看他的小说都能津津乐道。我想这就是他的文字所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魅力吧!能做到“众口一调”是很不容易的。深远的,我不好说,拿我自己做比喻,我不爱看武侠小说,但却能看进去金庸的小说。连我这个不爱那口的读者,都能被金庸征服,可以想见金庸老师的作品多么深入人心,也算做到了“众口一调‘’了。
《路遥》的纪录片分八个小集,每集二十五分钟,解说词主要就是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作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
第一集开始的镜头显现路遥如今尚健在的老母亲。当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沟沟壑壑的老母亲用朴实的陕西方言说:“娃死了,死了就是没了吗,娃是个好娃。”然后用她的一只燥手擦眼窝里的泪水时,我的眼泪也随之倾泄而出。后来是路遥儿时的旧友和同事朋友表达对他的想念之情。我的眼泪一直不能停歇,直到看了两集,模糊的眼睛再也看不清屏幕……
后来的几集演路遥走上文学之路的必然,和创作之路的艰辛。路遥对文学太痴迷了,每写一部小说之后就会大病一场,身体近乎于虚脱。原因在于他在写作时完全做到了一种忘我的态度,写作起来,连吃喝拉撒睡都不知道,就靠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一部中篇小说,最少也得写个半月二十天,他是在拿自己的生命作战,庞大的支出不能好好的调养当然是行不通的。在路遥写完《人生》时,身体情况就已经向他报警了。因为不喝水嗓子疼得咽不下一口唾沫,长时间坐着写作不活动,大小便不通……但他还没有意识到是自己钟爱的写作事业害了他。其实就是意识到了,他也不会想去改变,他太爱这份事业了,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是他的身体。
幸好这些短点的小说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写完,完成后,好好做调整,把亏了的身体又给补回来了。小说《人生》是他熬了二十一个日日夜夜写成的。《人生》的发表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纪录片里有作家陈忠实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陈忠实,茅盾文学奖小说《白鹿原》的作者。《白鹿原》全书47万字,我看过,前半部觉得不错,后半部就不敢恭维了。他和路遥是好朋友,当时在文学界也已经小有盛名。他用带陕北味的普通话讲了一段趣事。他说他看了《人生》后,心灵相当受震撼。在一次回老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了一个老同学,这个同学先前也喜欢文学,不过后来放弃了。他同学看到他第一句话就质问:“你也搞了这么多年写作了,你咋就没弄出个《人生》来呢?”当时同学的问话叫他哑口无言。
《人生》确实写的很成功,但路遥并没有满足,一个有着伟大理想的人永远都不会满足,他永远都只会看着那个更高的高峰,他想写一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巨着。这个决定下定伊始,他就知道自己要同自己的生命做抗争了。但他无法止步,前方的路一直在向他召唤。既然决心已下,就要遵从自己的信念。他开始做前期的准备工作。路遥对写作要求一点都不马虎,他力求自己的作品里的大事件做到与历史重合,各方面的生活做到符合事实。为此他做了大量的采访,实地考察,深入生活。翻阅了十年间所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等等等等,这些巨大的工作量让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开始写作时又遇到了无法遇见的困难,作为百万字的长篇巨制,他不知该写一个怎样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太华丽,觉得不实在,太哲学,又觉得不靠谱,整整三天,写了撕,撕了写,废纸扔了一篓又一篓,还是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开头……
好几个月的写作生涯中,只有两只老鼠与他做伴,他没有和人讲过一句话。他也感到巨大的孤独,那种无以言说的孤独感让他颓丧,但他又不敢到人群中去,他怕打断他写作的思路,导致他作品的夭折……
作家都习惯于把自己的作品当做孩子来对待,写作中就像抚养一个小孩般要投入全部的激情和热情。
又历时三年,《平凡的世界》写成了,这时路遥也耗干了他全部的心力与精神。第二部写完时,就曾长病不起,关心他的亲人,朋友尽全力帮他调养身体,终于有所起色时,他又投入到第三部繁忙的工作中……
路遥知道自己没日没夜的工作意味着什么,但他无法搁下自己手中的笔,黎明仿佛就在眼前,他不能让他的作品无尾而终。即使拼上性命也要把它完成。
作品完成后,已经耗得油尽灯枯的身体再也别祈望能调养过来了,年仅42岁的他为文学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纵观现在,哪还有这么痴迷文学,用生命写作的人?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再超过路遥的成绩。路遥,当之无愧为当今文坛上的巨匠,一个该让世人仰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