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让匡将军先别动怒,说道:“贼寇犯境扰民,不容不战,道长莫非能驱鬼神相助?”
张辛不理会二人的取笑,抿了口茶水,摇头说道:“鬼神当管鬼神事,不应下凡扰红尘。出征前求签问卜也就罢了,事事皆赖鬼神之事,岂不荒谬?长久下去,人世不存矣。”
听得这席话,太宗面色稍缓,匡正为张道士添了茶水。“既然如此,道长又因何说为了阻止遣罗作乱而来呢?”
“那遣罗单于处处搜罗奇人异士,一是为了削我大梁国运,这事我大梁的修行之士可以挡下;二是为了在交战时引鬼兵杀我将士。
若是让遣罗开了鬼神助战的先河,只恐日后无人务实,都敬鬼神去了。因此我需寻一名忠义之士,使他元神暂出窍,去斩了那遣罗国师,灭了他养的鬼兵。”
“道长因此选中了匡将军?”
“贫道愿以性命担保,对天起誓,所言句句属实。匡将军忠义传扬天下,威名震慑四海,哪怕是神仙见了,也会奉其为座上宾。
匡将军西征羌廉之时,曾阵斩那羌廉太子,那时羌廉国王已亡故,将军相当于斩灭了羌廉国运。如此遣罗国师总有国运加身,也拦不住匡将军。”
匡正听了,慨然起身,说道:“既如此,末将愿为陛下走这一趟,必然斩了那遣罗国师,助我大军取胜。”
见道士发了毒誓,太宗暂且信了他的话。又见匡正也跃跃欲试,便说道:“朕实在担心匡将军安危,少有差错岂不毁了我大梁栋梁。如道长所言,大梁将遭劫难,非将军不可解。道长,可有方法保匡将军周全?”
道士也不含糊,拿出一枚玉佩放在桌上。“自然,贫道留下这副躯体再次,魂魄当随匡将军前行,便是魂飞魄散,也要保证匡将军功成身退。
待施法后,这玉佩的颜色便代表着将军的魂魄,只要不全变成黑色,匡将军便安然无恙。”
后来半年的时间,匡将军养病闭门不出,南方战事未曾参与,等到匡正再入朝堂时,竟然瞎了一只眼,众人无不叹息,以为大梁失了一员猛将。
次年春,遣罗大军犯境,大梁军士严阵以待,但坊间传闻遣罗这一年间吞并了周边各国,损失却极少,似乎有鬼神相助,一时间人心惶惶。
匡正请战出征,大司马卢研一、镇北将军李瀚等人同样请战。其余文武官员见了,也变得慷慨激昂,皆言请战。
太宗怎么不知道他们的心思,先前胆怯,此时却想彰显威风,不过是觉得用不到他们罢了,便是随军出征,他们在后方拿着饷粮,又没有什么风险。
于是下令,此战他要御驾亲征,凡请战者皆有封赏。朝堂上顿时一片欢呼。太宗又下一令,战事编排、行伍布置,连他在内,皆由匡正调遣。此令一出,周围顿时没了声响,只听得匡正一声“领命”。
等到两军交锋时,梁军势如破竹,一路杀到了遣罗都城。这时遣罗国师登上城墙,口中念起咒语,遣罗军阵内冒起黑雾,遣罗将士吸入这雾气后,顿时变得勇猛无比,竟能压住了梁军。
匡正见了,纵马冲到阵前,拿着御赐的宝剑连着砍翻了数名敌寇,此时敌阵内一员偏将绕了过来,想要袭杀匡正,不料匡正反应迅速,回身将他斩首,梁军由此士气大振。
那国师见了,又驱得雾气涌入梁军阵内,匡正退回本阵,却突然睁开了那只瞎眼,一旁的将士都惊了,没听说上阵杀敌能治眼疾的。
唯有那国师见一道金光从中射出,他躲闪不及,被照到后从城墙上摔了下来,当场丧命,连着黑雾一起化作乌有。再后来,就没有遣罗了,现在的金眸关便是当年遣罗都城所在。
周天阙听完,思索再三,还是叹了口气。“所以,那匡正将军魂魄出窍的故事呢,那道士何处去了为何那遣罗国师还能活着出现在阵前?这后面的内容太过敷衍了吧?”
秦宜也知道,但他也是出于无奈。“这怪不得我,这书本就是不全的,恩人不信,可以问一下杨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