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佳偶天成(1 / 2)消失的故里首页

腊月初,寒气袭来,早晨结冰的地面有点打滑。屋外的小水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块还没有融化。文辰家的屋里屋外张灯挂彩,点着红灯笼,贴了红纸剪的窗花,有喜鹊,有梅花,有双喜字。新郎和王媒婆走在前面,迎亲的六个人跟在后面。队伍早早吹着喇叭,敲锣打鼓的出发了。

他们路过附近的村庄,有些人家的大门还紧闭着没有起床,他们走出大路,走到蜿蜒曲折杂草丛生的冗长小路,好多干枯萎缩的杂草倒在田埂边。偶尔看到一两只水牛在旱田中间临时搭建的牛棚里半蹲着休憩,牛嘴巴上下咬合慢悠悠的嚼着干枯的稻草。一两只长尾巴小个头的鸟停落在牛背上,它毫无惧怕的长嘴啄着牛背,牛偶尔摆摆头,两个大耳朵笨拙的晃动几下,小鸟又飞到牛头上站立着,它时而埋头啄着牛头,时而抬头向四周观望。

到了上午10点时分,文辰的迎亲队伍就到了山坳间。他们早上哈着冷气出发到这时全身已经热和起来。刘庄的村民划着六只挂着大红彩头的船只早就停靠在了岸边。他们在山坳间等候多时。村民把新郎和王媒婆还有吹着喇叭的迎亲队伍招呼进了船。大概一刻钟,船慢慢靠了岸,岛上这边的人敲锣打鼓的欢迎。一行人扶着新郎慢慢下船。

主事的人拉长嗓音高声叫喊:“猪肉两筐!”

两个壮丁把两箩筐贴着双喜字染了桃红分割成两半的半边猪肉抬下了船。

主事人继续喊:“绫罗绸缎八匹!”

两个壮丁把两尺高的贴着双喜字扎成两捆的绫罗绸缎抬下了船。

主事的人继续报着:“白酒100斤!”

接着两个壮丁把两木桶贴着双喜字密封好的白酒抬了下来。

主事的人拉长嗓音伸长脖子,他高呼:“年糍粑一担!”

接着两个壮丁把两箩筐贴着双喜字染了桃红的年糍粑抬下来。

主事人的人清了清桑子,继续高呼:“桂圆花生红枣鸡蛋两担!”

接着两个壮丁把两箩筐贴着双喜字染了桃红的红枣桂圆花生鸡蛋抬下来。

主事的人憋了一眼船只,发现还有两筐,继续高喊:“大米一担!”

接着两个壮丁把两箩筐贴着双喜字染了桃红的大米抬了下来。

众人听到如此隆重的贺礼,鼓掌欢呼。众人议论纷纷。

其中一个村民说:“姝颖好福气,嫁到好人家了,聘礼下得这么重,婚后也会被婆家契重,有享不完的福呢!”

另一个村民窃窃私语的说:“这娃小时候苦了点也是值得的,终于修来了好福气!”

其他人附和道:“是呀!是呀!我们姝颖好福气!刘庄风水好呀!”

新郎穿着厚重的棉袄长旗袍来到岛上,姝颖的哥哥家在祠堂摆了几桌宴席,每个桌上摆了满满八大碗荤素搭配的八个菜,家里的长竹杆上支起的鞭炮放了两大挂。

新郎一来,一时锣鼓喧天,铜锣声绵延的敲响几下,宴席开始了。姝颖的哥哥带着新郎笑呵呵的走到席间,坐到新郎桌与媒婆和一起来接亲的人坐在一起。

这时一挂鞭炮响起,主事的人从祠堂外走进来,他用方言念到:“刘庄的各位父老乡亲,亲朋好友,今光临寒舍,鄙某人深感荣幸,今舍妹出嫁,略有牵挂,俗话说,长兄如父,特以备薄酒,招待大家,大家尽情享用,喝好吃好,礼毕。”他念完对着正屋祠堂深深鞠了一躬。接着又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大家开始用餐。

刘姝颖的哥哥带着新郎提着小酒壶,拧着酒杯,到各个席间走一圈。文辰和女方亲戚乡亲们敬完酒,新郎已是面红耳赤的模样。大家都继续尽情的吃着美味。

新郎来到新娘住的侧卧,新娘的房间是很小的侧间,摆放着一个一米五的床,床上放着平时睡的花色布匹的棉被,棉被上还缝了两个白色的补丁。糊纸的窗户上破了一个洞,好在一个剪纸的红色喜鹊沾住了,挡住了寒风吹进来的阴冷。新郎掏出一面红绳子穿起来的小铜镜系在新娘腰间。

新娘准备出闺房的时候,新郎的哥哥在火炉里摸了点草木灰,点在了新郎的眉宇间。王媒婆牵着带有红盖头的新娘,新郎跟在旁边,来时的六个人也吹着喇叭敲着铜锣打着鼓跟在后面。他们一起从女方哥哥家里出来。头也不回的慢慢走到岛边。

众人扶起他们走上绑着大红花的船里,坐在船中的板凳上。媒婆面色染着红晕,她瘦小的身躯迈着小脚踩地,轻飘飘颤颤巍巍的上了船。

两个壮丁抬着刘姑娘随嫁过来的涂了红漆的木箱子,两个壮丁抬着捆扎好的两床十斤重棉被。两个壮丁背起固定在桌上用线绳绑着铜制的锅碗瓢盆。每一副家具里都烙上了针眼大小的孔,歪歪扭扭的拼接着刘姝颖三个字。两个壮丁搬起捆扎好涂了红漆的六把竹椅子。她的嫁妆上都粘贴着大大的格外耀眼的双喜字。

他们把行李搬上船分别固定好后,径直走到船头撑桨。接亲的六个人就着新郎新娘都坐稳了船,一个个壮丁用竹杆撑起了船,船驶离了湖面,一时间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岛上的居民和亲戚朋友纷纷站在岛上送行,目送着不能回头观望的新娘远去。

不到一刻钟,船停靠在岸边,他们一行人下了船。十八个壮丁抬着花轿早已经在这里等候。他们敲打着锣鼓,众人把新娘迎上了花轿。

他们走一路歇一路,历时四个小时,终于到了家。家门口用竹杆挂起两个千字头的鞭炮。花轿放在了门口,王媒婆高举手上包裹着的手帕,桂圆红枣花生喜糖一并落下。村里两个姑娘把新娘扶下了轿子。跨过巷子里燃烧着木炭的火盆,文辰的母亲端来半搪瓷盆温水,新娘被人搀扶起双手沾了水,用干毛巾擦干。新娘被牵到了堂屋拜了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