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诗和远方(1 / 2)文娱传奇巨星首页

方清离开梨园,坐在车上看到外面皎洁的月光,思绪万千。盘点这些天以来发生的点点滴滴,心里也在计划着接下来的一些事情。又抬头看了一眼月亮,觉得是那么的亲切,也不知道这还是不是地球时期看到的月亮,不由得一股思乡情绪涌现出来。尽管他两世为人目前心态足够强大,也很难承受这种孤寂和思念。于是方清打开微博写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也许只有借李白的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哪怕是地球上面的一首歌、一首诗等,拿出来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因为它们也是出自地球。编辑完直接发出并关掉手机,他想多看看月亮,不想被任何事情给打扰。

第二天早晨天色尚未完全褪去夜的帷幕,蓉城大学的操场上已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晨光。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气息,仿佛大自然也在悄悄苏醒,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在这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时刻,一位女子身着轻便的运动装,脚踏着轻快的步伐,在操场上开始了她的晨跑之旅。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显得格外坚韧而柔美,每一次呼吸都似乎在与这清晨的宁静对话。

晨跑结束后,女子带着满身的汗水和一份由内而外的舒畅返回蓉城大学一个独院处。推开门,弟弟正兴奋地坐在电脑前,眼神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他迫不及待地转头对姐姐说:“姐,你快来看看!微博上刚刚出现了一首特别棒的诗句”。

女子闻言,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好奇,她缓缓走近,弟弟已经将屏幕转向了她。屏幕上赫然显示着那首经典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诗句描绘的是夜晚的静谧与思乡之情,但在这一刻,它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清晨的宁静、女子的晨跑以及姐弟间的温馨时光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女子看着诗句,心中涌起一丝激动,那是对家的思念,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在这个平凡的清晨,一句古老的诗句,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共鸣。

女子:“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月光”、“霜”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还寓含了丰富的情感。月光如霜的描绘,既表现了月色的皎洁清冷,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就在女子在读这首诗句的时候,从屋子内走出一位大概六旬男子,银发苍苍,面容慈祥,眼神睿智深邃,身着长袍,步履稳健,尽显学者风范。看到年轻女子和男孩在院子里面读诗说道:“刘梅你读的什么诗句”。

刘梅看到是爸爸在问他们,于是示意弟弟说:“刘洋,把这首诗拿给爸爸看看”。

“好的,姐”。把手机那给爸爸说道:“爸,这是今天微博上有人发布的,现在都传开了”。

老者拿起手机读道:“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者连续读了五遍,随后说道:“好,好,好,诗歌语言平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月光洒满床前的景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李梅:“全诗四句二十字,结构紧凑而自然。从“疑”到“望”再到“思”,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最终汇聚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情感表达得更为集中和强烈”。

“不错,唉,这是谁写的”。

李梅好奇也看向李阳,和老爸一样也想知道是谁写的。

“爸,姐,写这首诗的,不是文学圈的,你们肯定想象不到”。

老者不耐烦的说:“谁”?

“方清,一位歌手前几天刚发布了五首歌曲”。

老者和刘梅一脸不相信的看着刘洋,老者说:“方清,没听说过这号人呀,现在的时代还有把古诗写成这样的,不简单呀”。

刘洋:“这首诗真的这么好吗”?

“嗯,是呀,不输课本上面的古诗了”。这个评价很高了,要知道能写进课本的古诗都是精挑细选的名诗了。老者叫刘振国,蓉城大学中文系主任,在文学圈子也是桃李满天下。

刘洋:“而且这个方清年龄才26岁,你们最想不到的是他还是魔都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的”。

魔都双星大学,张扬一大早就看到方清写的这首诗仔细的读了起来,不一会说道:“方清不是魔都本地人吗,怎么有了思乡感......”。

“爸,爸,你快看看这首诗”?

一大早张宝杰在全身心的练习着书法,听到女儿大喊声喊叫,一脸不高兴的说道:“一个女孩子,什么诗让你大喊大叫”?

“爸,您老还是先看看在说吧”!

张宝杰放下毛笔,接过手机。

“静夜思,诗名不错”。继续向下看,手都有点颤抖。

“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简单两句把深秋的夜色描写的很到位,清新朴素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意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好呀,好诗呀。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紧凑自然的结构,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这首诗不输任何思乡古诗”。

“爸,这是方清写的,他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思乡情绪那,他不就是魔都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