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六本书(中)(2 / 2)大风刀猎行首页

元十三双目烁烁,陡然有神。

“不要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把儒家所有的典籍都加起来,也治不了天下,却可以愚民,让天下的百姓如牛马般供其驱使。

诸子百家中的杨朱有言。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之乎者也的,少年听不懂这话。

“这句话被很多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断章取义,他们说杨朱这人无父无君,骂他是禽兽,很自私吝啬,竟然一毛不拔。

其实,杨朱的本意是。

古人不愿损害自身的一根毫毛,去为天下谋利,也不愿拿天下所有人的财物,去奉养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

自然是那个号称代天牧民的天子。

人人都不损自己的一毛,人人都不为天下谋利,天下也就太平了。”

少年听到这句话,感觉很新奇,默然深思。

其实,这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主张天道自然,追求个人自由,他们不愿被世俗那些所谓的礼教,还有那些惠而不思的仁义道德所束缚、裹挟。

杨朱口中所说的一毛,其实是一人。

不能为了所谓天下的利益,而去牺牲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引申开来说,既然可以牺牲一个人的利益,那两个人的呢,三个人的呢……

其实,这就是强盗的逻辑,却被强盗扣上了“自私”的帽子。

土匪打劫的时候,也自称“替天行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过,道家的话向来是玄之又玄,却又妙不可言,更深层次的意思需要别人去猜,去悟,也就是“道不轻传”。

元十三轻叹一声,又道。

“其实,自古至今的才子何其多,但越是才子的书越难以流传,或禁毁,或被涂改删减得面目全非,或被一把火烧了,战国屈子的这部《离骚》算是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才子书。

这是一部号称千古文祖的史诗,为后世词赋的鼻祖。

屈子很自尊,他为自己的出身而骄傲,他孤芳自赏,洁身自好,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然而,世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屈子不可避免地遭人嫉妒、诽谤污蔑,众口铄金,他不愿随波逐流,便带着怀才不遇的失意,与忠而被谤的满腹牢骚驾着飞龙,来到了天庭的入口,却又被傲慢的天庭守卫拒之门外。

他上下求索而不得,天地之大,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屈子茫然四顾,眼见原先的美好一一幻灭,他最终也心灰意冷了,背弃了自己的初衷,离开了生南国受命不迁的橘树,离开了故都,从彭咸之所居。

有人说他投江了,也有人说他飞升了。”

“元先生,你刚才说了这么多才子,俺觉得这些人或许有才,但真的不太适合为官,看来,做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就像你把当官的比作狗一样。

狗也分好多种。

譬如能追逐猎物的猎狗,帮着放牧的牧羊犬,看家护院的看门狗,还有供给富贵人家妇人赏玩的狮子狗,当然,也有疯狗、癞皮狗……”

“恩,你这话,可谓是一语中的。”

元十三赞许地点点头。

“做官跟当狗是一个道理,能力的大小、美丑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会讨主人欢心,其实有人会说是忠心,但忠心与否,只有祂自己知道,那玩意又不能上称,称不出几斤几两来,但欢心与否却是冷暖自知。

古人云。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上有所恶,下亦从之。

当年,我考取功名后,皇帝下诏让我赴翰林院任翰林修撰,从家里临行前,老娘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过一句话。

‘子珪呐,你爹死的早,娘守着你不图别的,只希望你能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正是因为老娘的这句话,我才不愿尸位素餐,做那种趋炎附势之徒,于是愤而投笔从戎,来到这苦寒之地,不想在这遇到了你,我这趟也算没有白来。”

“俺知道,元先生的脊梁跟俺一样硬,跪不了皇帝老儿。”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