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宋词豪放之大江东去,醉里挑灯(1 / 2)跟着姓名学国学首页

现在,我们先不谈岳元帅的悲剧,暂时放松心情来看看代表宋代文学最高成就,历来与唐诗并称的宋词吧。

词始于南朝梁,形成于唐,而极盛于宋。

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流传都与音乐息息相关。南梁时期,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音乐节拍创作出一些长短参差的曲词,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表演,这便是最早的词。

词所配合的音乐称燕乐,又名宴乐。作为宴席娱乐的助兴节目,在隋以前,表演者都为下层乐工和歌妓。于是,词先天就具有俚俗特征,与诗为雅正的传统审美大相径庭。因此在唐代,词一直被视为诗余,在文人士大夫眼中难登大雅之堂。

神奇的是,诗仙李白却是文人词的鼻祖。相传《忆秦娥·箫声咽》为李白所作。其最后八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历来为人津津乐道,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与另一首同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中唐时期,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韦应物、张志和等人也开始填词。其中白居易的一曲小令《忆江南》至今脍炙人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晚唐时期,出现了第一个专事填词的文学家温庭筠。他以浓词艳句着称,和风格清新奇丽的韦庄一起开创花间派,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调。南唐后主李煜则是词史中承先启后的人物。他的亡国之词开拓出崭新而深沉的艺术境界,使词在诗之外别树一帜。

词入宋代,蔚为大观,终成一代之文学。

《全宋词》共收录一千三百三十多词家近两万首词作,虽大约可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却始终以吟风弄月,抒情写思为主流。就算是豪放词的开创者苏东坡,他的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词作还是词人的数量,豪放派都远逊于婉约派,然而如果没有豪放派,宋词便不能称之为宋词。

这不仅仅因为豪放词气魄宏大,题材广阔,极大丰富了宋词的风格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豪放词人中出现了苏东坡和辛弃疾这两位词坛巨擘。

仅此两人,豪放词派便足可震烁古今词坛,卓然别立一宗。更何况自苏辛以后,宋元明清四代追摹两人而高举豪放旗帜者大有人在,比如陈亮、陆游、张孝祥、刘辰翁等人。

苏东坡历来被视为文人词的奠定者和豪放词的开创者。南宋文学批评家刘辰翁如此评价:“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词从出现开始,它向诗靠拢的雅化进程就一直不绝如缕,至苏东坡终于实现质的突破。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认为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无意不可入,事不可言也。可谓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苏词寓情于景,不仅展现了清奇旷达的美景,也展露了诗人放达空灵的胸襟,“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南宋辛弃疾(1140年-1207年)是可与苏东坡平分秋色的另一位豪放词人,他是现存词作最多的词人,也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辛词现存六百多首,题材多样而风格不拘,尤以抒写大好河山,倾诉壮志难酬的词作最为动人。

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壮悲凉,充满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向来被推为辛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