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女名不详,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十四日生,母为妾兆佳氏,玛纳哈之女,乾隆七年九月八日卒,嫁色卜腾。
第六女名不详,康熙五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生,母为妾陈氏,陈大之女,乾隆三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卒,选婿陈氏陈布,未婚。
虽然名字不详,但结局却记得清清楚楚,都嫁得不错。事实上就是,虽然阿哥们涉及权利纷争,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但即使“坏了事”,公主们也不会像曹李两家那样被入辛者库。不管废太子还是老八老九,都不会,也完全没必要,把自己的女儿藏起来。
三阿哥胤祉呢?因为胤祉与废太子胤礽素来关系亲密。他的女儿也只有两个长大成人: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年九月初二日生,母为嫡福晋董鄂氏,都统、勇勤公朋春之女,与第一女同母;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头等台吉根扎普多尔济;乾隆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卒,年五十三岁。
第三女,郡主,康熙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生,母为妾伊尔根觉罗氏,葛尔汉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十二月,嫁科尔沁固鲁斯奇普氏多罗杜棱郡王伊达穆扎普;乾隆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卒,年四十五岁。
由上可知,胤祉的两个女儿也都被封为郡主和番去了。
但书中对于秦可卿与妙玉的描写,明显感觉身份特殊,并且是一家人,因为秦可卿的名字是兼美,又因“美”与“妙”之间存在并列关系,所以,妙玉就是兼美的姐姐兼妙。但很明确,曹家藏匿的不会是废太子或八爷党的女儿,也不是三阿哥穆莳的女儿。三阿哥虽与曹李两家皆素有往来,雍正也曾亲口说:“二哥在东宫时广蓄奇巧珍贵之物,数倍于宫中之所有。”亦只能说明胤祉在曹家藏了不少贵重物品,正符合书中之描写。却不能说明秦可卿与妙玉是公主出生。因此,她俩的原型人物应当低于皇子千金,但也是与他们关系相当密切之家族。
在这个层面,李煦家恐怕就是唯一选择了。曹家肯冒着如此危险藏人,关系一定非同寻常。而且,所藏之人必不是众皇子之女,这样的话,非李家莫属。从资料来看,李煦被抄家,上京交付时确实漏掉了几人。李家众人中,李煦的小女儿出生于1716年,小雪芹一岁,正符合黛玉寄人篱下的年龄与事实,当是黛玉原型无疑。而李煦的儿子李鼎有两个女儿,都出生于1712年,比雪芹大三岁,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正是秦可卿与妙玉的原型。
不光曹李两家,曹雪芹确实从清廷皇室攫取了很多创作元素。康熙贵妃章佳氏被追封为敏妃,正好给了曹雪芹起名字的灵感-黛玉的母亲便叫贾敏。而且,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共生一子二女:和硕怡亲王允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怡亲王和曹家过从甚密,两位公主便成了黛钗合一描写的又一灵感来源。因为她们都年纪轻轻就死了,其中一个也是难产死的,生下了双胞胎姐妹。
因此,曹雪芹的创作离不开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他以废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为原型,炮制出了“义忠亲王老千岁”和“东安郡王穆莳”,又以李煦的一个女儿两个孙女儿,构建了黛玉、秦可卿与妙玉的一部分元素。其他人物同样如此,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找到他们的影子。作为研究者,如果非要在书中挖出废太子的女儿,显然是缘木求鱼之举。再努力几百年,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深知,书中既然有废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的影子,就一定会有其它线索。于是就发现了傅试和傅秋芳两个名字,就暗藏在“穆莳”两个字里面。“试”和“莳”本来就同音。还有一个花匠,名叫方椿。“椿”即木春,“木”与“穆”同音,“椿”就是“穆春”!“方”与“芳”同音,方椿与秋芳又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这位方椿便是废太子与三阿哥一流的成员。
大阿哥胤禔、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史称“八爷党”,在书中也应该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雍正即位,八爷下场最凄惨,先被封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又借故命八爷在太庙前跪了一昼夜。后削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过去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又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从此,八爷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九爷因同八爷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他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容许他出家!他将九爷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九爷名为“塞思黑”。“塞思黑”一词,过去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亦解释为“不要脸”。因此,这两个“不要脸”的,肯定也是傅试兄妹无疑了。因为在书中傅试兄妹就被认为是“不要脸”的代表。可见傅试兄妹,除了三阿哥胤祉,还暗喻“猪狗不如”的老八老九。
奉旨查抄江宁曹家的隋赫德在奏折中明确指出了曹家的问题:“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藏贮镀金狮子一对,本身连座共高五尺六寸。奴才细查原因,系塞思黑于康熙五十五年遣护卫常德到江宁铸就。后因铸的不好,交与曹,寄顿庙中。今奴才查出,不知原铸何意并不敢隐匿。谨具折奏闻,或送京呈览,或就地毁销,均乞圣裁,以便遵行。”九爷的镀金狮子就藏在曹府!
这时,我们还发现,十四子胤禵的第一子,原来叫已革泰郡王弘春,方椿的“椿”字竟从这里来!说明方椿既代表了三阿哥胤祉,又与八爷党扯上了关系。十四子是镇国公,后来被降为贝子,高宗即位时,又被夺爵。所以,“方椿”代表年幼的胤禵,“西门花儿匠”,正喻他西陵守皇陵幽禁。
当然,“方”字还有更深用意。作者所憎恨的,除了九子夺嫡之外,便是文字狱。吕留良文字狱案与康熙朝的“庄氏《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为清初三大文字狱案。有人提胡中藻,但案子发生在乾隆十八年,因曹雪芹主要是写康雍年间的历史,当然不在此列。而且,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乾隆认为“日月”合写是个“明”朝的“明”字,就说胡中藻有意恢复明朝,而且在国号“清”字之前居然用“浊”字形容,更存心污蔑。胡的诗里还有“穆王车驾走不停”的句子,乾隆又认为胡中藻在讽刺他多次南巡。我们知道,“日月”和“清”字在红楼梦中是不避讳的,因此胡案与此书无关。
况且,吕留良和戴名世的名字也在书中赫然出现-荣府管家“戴良”,他的身份是“仓上的头目”,正是最好的证明。不仅如此,吕留良的同父异母大哥,叫吕大良,“吕”暗射“双”,反之为“单”,所以书中又有了“单大良”这个人名,也是贾府管家。《南山集》案首犯戴名世(合大明宫内相戴权),字田有,别号忧庵(合水月庵),晚号栲栳(合刘姥姥),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合静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案发皆因戴名世写信给余生(正合荣府管家余信),询问犁支下落,欲与其“面谈共事”。这就是戴名世获罪的《与余生书》的由来(合宁府管家俞禄)。可见,“南山”二字虽未在书中出现,这表明了作者的禁忌,但也有很多偷偷摸摸的照应,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还有一个证据是举报他的人叫赵申乔(合赵姨娘),也没有好下场,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赵申乔的儿子赵凤诏(正合凤姐儿)被杀。他还有一个儿子叫赵熊诏(正合赵天梁、赵天栋),中状元,入职南书房。
再有,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正合尤氏),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正合方椿)。此案株连数百人,震动儒林。当时政界和学术界知名人士如桐城派开山鼻祖方苞、侍郎赵士麟(正合书中赵侍郎)、淮阴道王英谟、庶吉士汪汾等三十二人”都被牵连其中。这就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
由上可知,如戴权、戴良、余信、俞禄、单大良、赵侍郎、方椿、静虚等人即是义忠亲王老千岁与东安郡王穆莳的“同案犯”。这些人在后三十回都有很多故事,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