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快递到了(1 / 2)明末混日子首页

时间,时间就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它无声无息地流淌着,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岁月,也带来了无尽的变迁。有时候,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某一天回首往事,才发现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

比如,张定又来到了码头,这一路上才发现原来水稻已经快到出穗的时候了,农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大片全是绿色的海洋,随着风的吹拂摇曳着身姿,真是风吹麦浪。

路上的空气也变得燥热,张定的衣服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臃肿,而是轻盈了很多,农民们大多光着膀子在田间劳作,皮肤晒的黢黑黝黑的,堪比牛屎的肤色,在晚上真可能难以发现。

“大人,您这里真是一天一个样啊。我记得我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码头,都没有人。”说着还比划了一下,领头的葡萄牙人叫做小卫,看着名字就知道是大卫的弟弟。

“现在却是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了一些船只停泊在了这儿。”小卫几个月前回去了,时隔两个月才过来,这次他带来了张定所需要的枪支和弹药,满满的几只大船,远不是上次的两条小船可以你的心可以比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再说要是每天都一个样子,还有什么新鲜感呢。”张定哈哈笑着,开玩笑,这几个月他可是花了不少心血,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为此婚期都推迟了,总算有了一收获。

别的不说,这几个月桥头镇的人口长到了接近12万,堪比一座小县城的人口了,每天赶集的时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远不是当年那个小渔村可比的,这多亏了张定的未雨绸缪,还有手下人尽心尽力的把附近的人全部搜罗过来的缘故。

为此,附近除了这里基本上已经是人烟稀少,说是无人区有点太过了,毕竟有些土司老爷实力强大,纵然是张定也不想招惹,他们依旧像钉子一样牢牢的矗立在哪里,一点变化也没有。

得益于此,桥头镇繁华异常,真是应有尽有,吃饭的地方,睡觉的地方,玩的地方,消金的地方应有尽有,得益于此,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有人来做生意了,他们带来了桥头镇所需的各种东西。

比如桥头镇没有的丝绸,布匹,煤炭,食糖等等,只要能产生利润的东西他们都来卖,而付出的仅仅是时间和走过来被抢劫的风险,不过这年头很乱,去哪里都可能被抢劫。

这些商人们自然也无所谓,各个带着保镖,哪里能产生利润,他们就往哪里走。打得过他们也会做起黑吃黑,一本万利的买卖,要是打不过自然就是良民,还会报官被人抢劫了他们。

而且张定根本就没有找他们收商业税,直接从他们手上把货吃走了,然后这些货物摇身一变,变成了官立商铺里面的货物,价格只比从商人们这里贵了亿点点而已。

但是,如果这些商人们想把这些非必需性物资运进来则是需要过关卡,缴纳一次税,就看当时他们的价格这样一来就可能不会比张定卖的便宜了,这就看这些商人们如何抉择了。

虽然桥头镇还在扩张,没有边界,但是会有很多关卡堵在各个进出桥头镇的地方。

而且缴纳了一次税之后他们将会得到一张卡片,上面会有进来缴税的盖章,出去的时候同样需要这个盖一次,还时不时的有人抽查,如此一来,偷税漏税的人少了很多。

张定加的税费不算高,而且只要缴纳一次,已经很良心了。人家明朝的土地上别说商税了,走路都要收费,进城还要收费,找个坑位还要收费,卖东西还需要缴费,一层又一层,根本交不完,而且人家的税费可不低。

因此,还是有很多人来这边做生意,再就是这边的窑子很着名,大家都知道这边的乃是外国的女子,一个个都特地跑过来尝鲜,而且只要价钱到位,买一个带走完全不是问题。

他们带来了很多东西,张定这里就有卖的,如此一来,那些想从中国买瓷器和丝绸等特产的没有门路的商人们纷纷从海上涌了过来,他们又带来了许多大明没有的东西。

比如香辛料,象角,时钟,镜子,还有昆仑奴,等等。这样一来,张定这里的商贸就形成了正循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进来,甚至还专门有人来体验异域风情和采购外面没有的东西。

本来造价便宜的镜子漂洋过海过来就已经被这群黑心的商人加了一道价格,还要被张定抽一次税,价格实在是有点感人,但是张定不得不感慨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有人可以一掷千金只为了满足自己可以照镜子的需求,他们本就衣冠楚楚,高高在上,俯视着人间。但有的人连一文钱都拿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活活的饿死在身边。

……

抛下这些想法,刘三刀今天难得没有去为了桥头镇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越南,经过了这么久的零元购,就算是傻子也察觉到了不对,对方已经开始防范他们了,奈何只要是防守就一定会挨打,照样被刘三刀得手了。

今天大卫提前得到了消息,他把商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张定,张定自然把他留下来鉴定。上一批的子弹已经被他们用的差不多了,大多数都用在越南人的身上,少部分被张定的近卫军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