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解空(2 / 2)一人之下,水墨丹青首页

\t顾识盈听闻解空大师这般说,心里微微一动,倒是听出了大师话里未尽的含义。

\t中国古典哲学其实都是实用的艺术,一切标准是按照行之有效来执行,绝对不会流于表面,纸上谈兵,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清规戒律就是没有用的。

\t凡是事物,都有好的坏的两面性,所有宗教的理念针对懂的人和不懂的人也有两套说辞,对于能觉悟,体会了其中规则的聪明人,自然是不需要什么规则束缚的,也束缚不住,他们也就成了经文中的三世诸佛诸菩萨。

\t而剩下那些看不清本质的人,也就是世俗的愚夫,对于这部分人就需要用规则去束缚他,去引导他向善,这也是宗教对世俗最大的意义,历来的王朝也都会以宗教维持一部分的稳定。

\t也没法笼统的说谁对谁错,真正做出判断的,是处于清规戒律中的人。

\t“原来如此,原是晚辈受束缚了,”顾识盈拱了拱手,又转而笑道,“不过您刚说,徒留一场空,可我们修行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空吗?经文也言,说要四大皆空,那清规戒律束缚与否,还有何意义?”

\t“非也,此空非彼空,一切玄妙皆在这空空二字之间,我们都说修行就是走向过觉悟的过程,而这觉悟就是由一空到另一空的距离。”解空大师没有丝毫的思考,张口便答道。

\t“那如何从一空到达另一空呢?”顾识盈继续追问到,态度也愈发恭敬。

\t“居士心里明白的很,又何须老衲多嘴?”解空大师笑笑,却还是继续说道,“想要从一空到达另一空,自然是走他应该走的路,向内求,由心出发,观遍万物,再回归本心,由空出发,填满空虚,再重新回到空虚。道德经曾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你的本源自性便是空,在学习中日益填满自己的空,当你的智慧如同鸡子般在蛋壳中成型,由此道心生发,想要走向觉悟,便要做减求空,日损冗余,找到最本源的那一脉,再重新回到本源自性之中,人成即佛成,便是到彼岸矣。”

\t“大师高屋建瓴,晚辈受教,”顾识盈将解空大师所说与自己领悟两相印证,当即便有一种畅通之感,心里突然一动,鬼使神差的又问了一个问题出来,“大师,晚辈冒昧一问,在跨过了空境,到达了彼岸之后,我们还有路可以走吗?”

\t“……”解空大师终于沉默了片刻,深深的打量了顾识盈一番。

\t若是凡夫问出了这个问题,他不会惊讶,但眼前这位明月居士显然是个有慧性的,也听懂了他之前所说的话,还问出这种问题……

\t“阿弥陀佛,空……无止境啊,”解空大师默默颂了一句佛号,“居士,哪有什么所谓的路,佛即心兮心即佛,无相之相是实相,莫执着在字面形象中,一切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空,《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居士,当自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