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1 / 1)最后一个把式首页

那天下午我跟丈夫返程回家,当晚住在了县城的招待所。洗完澡,坐在床上聊天时,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放声大哭起来,丈夫也泪流满面。他紧紧地抱着我,不断地安慰我,他说我们已经为父亲做了很多事,可是我总觉得要做的还远远不够。一想到“他永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伤感就涌上心头,顿时就会感觉筋疲力尽。

在回家的火车上,丈夫睡着了。我看着窗外的风景,想到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地埋在黄土里,痛苦就如同火车“轰隆轰隆”的一路开着。我原本以为会彻底深陷在失去父亲的泥潭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父亲的痛苦感受也再慢慢消逝。一方面是时间,另一方面长期不在父亲身边生活,他的离开本质上对我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大,只要我控制自己不去想,就不会影响到我。而每当我确信自己没必要或者不再需要为他做这做那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感到一种失落,感到遗憾,因为就在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原本可以让他享受一点幸福生活的时候,他却走了,这让我感到心痛。所有的一切,他已经不能再看到了。

有一天洗衣服的时候,我在衣服的袖子上看到了参加父亲葬礼时佩戴过的黑色孝贴,当我取下它的那一刻,心疼地抽搐了一下,接着肚子痛,感到浑身失去了力气,那个下午我什么也干不下去,胸口一阵闷到喘不过气来,我才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走出来。我决定为他做最后一件事:写一本有关他的小说。我想从父亲身上寻找一个真理,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文字才能达到。

父亲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农民。我只想在作品中记录下他说过的话、他做过的事、他的爱好、他生命中的标志性事件以及我们曾共同分享过的所有客观的存在迹象。

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父亲经历了多次的自然灾害和政治运动,该如何阐述这些事实?写作一度停滞不前。直到某一天,无意中看到曾经拍过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的摄影师李振国说过的话,为我破解了困境。他说:“就历史而言,惟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忆,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任务的宏伟史实记载相结合,方能合成一部鲜活完整的民族史。”,我决定如实书写父亲经历的那些灾难和运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

为了叙述一个受生活所迫却又努力追求梦想的人的一生,我没有权利采用艺术的形式,也没有权利试图呈现某种“激动人心”或“令人感动”的东西,而是选择了中性的写作。既没有抒情的回忆,也没有胜利者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