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瓦槽
瓦槽和瓦面的起源可以说是同时期的,大概都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是在剑面的两条脊线之间向下去出一部分金属,并做成像瓦一样的弧度,我们称为瓦槽。
一直直到后期出现在刀身上时,由于需求的不同,瓦槽逐渐被替代,演变为血槽。
那么,我们如何定义瓦槽和瓦面的区别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瓦房,由于剑身上的曲面和瓦相似,所以用瓦面和瓦槽来称呼剑身上的曲面。
我们在区分瓦面和网槽的时候,也用瓦的弧度来定义,小鱼蛙的弧度的,我们叫它瓦面。而深于这个弧度的我们叫它瓦槽。
三、血槽
(一)血槽出现的时间
血槽出现的时间无法完全确定,但到宋代开始,比较常见的在中国古代的实战兵器上出现,并且是在用于劈砍的手刀上。这一时期的血槽的出现无疑为后世兵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血槽大量出现,风格花样繁多。明代较为流行的短兵刀有雁翎刀、雁翅刀和各种手刀,几乎都能看到血槽的身影。明代雁翎刀,刀身上会开血槽,其优美的曲线与血槽的结合,既增添了刀具的美观性,又具备了实用功能。雁翅刀的刀背处一般都会开血槽,这种设计使得刀在使用时更加平衡,同时也为刀身的强度提供了保障。明代龙吞手刀,刀背处的血槽则体现了其作为实战兵器的凶悍与实用。
清代,血槽更为常见。清代腰刀、手刀、牛尾刀、朴刀等主要用于劈砍的兵器,都出现了血槽。而且刀身上开的血槽数量普遍增多,一把刀开两三条血槽的情况也不少见。这一时期的血槽设计更加成熟,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形状和位置上也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兵器性能的不断追求。
(二)血槽的原理
血槽是位于刀面上的凹槽。传说中,刀剑在刺入人体后会因被肌肉收缩而夹住刀片,形成一种真空状态,使得刀子不易拔出。若在刀上做有血槽,则血便会从此流出体外而破坏此一真空状态。然而,从未有证据显示此一真空状态会发生。在实际使用中,不论使用有或无血槽的刀子在拔出动物体时其难易程度并无差别。那些手持细薄且无血槽设计水果刀的杀人犯,并不会在刺入被害者一刀后便因刀子被吸住,而无法继续杀害被害人。只要刺得入,便能拔得出,不论有无血槽。
(三)血槽的作用
1.?减轻刀身重量
刀身在去除一部分钢铁以后,自然就会变轻。在古代战争中,士兵需要长时间携带兵器作战,较轻的刀更有利于士兵节省体力,增加作战的持久力。想象一下,士兵们在战场上长途跋涉,沉重的兵器会消耗他们大量的体力。而一把重量适中的刀,可以让他们在战斗中更加灵活自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战斗力。
2.?力学结构
刀身开槽,会使刀身的脊背类似于工字形的结构。这种类似于工字形的结构,能够较好地承受横向和纵向的载荷,这使得刀身的脊背强度增加,不易变形,更好地保持刀的持久性。在激烈的战斗中,兵器需要承受各种外力的冲击,如果刀身的强度不够,很容易断裂或变形,从而影响士兵的战斗力。血槽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刀身的强度,使得刀在战斗中更加可靠。
3.?平衡重心
在不减少刀厚度的情况下,将刀的重心向后调节,使得刀在使用时手感更灵活,能快速做出反应。在战斗中,士兵需要迅速地挥舞兵器,进行攻击和防御。如果刀的重心不合适,会影响士兵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血槽的设计,可以让刀的重心更加合理,使士兵在战斗中更加得心应手。
四、总结
瓦面,瓦槽和血槽作为古代兵器中的重要设计元素,不仅具有独特的美观性,更具有实用的功能。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古代工匠对兵器性能的不断追求和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虽然冷兵器已经不再是主要的战斗武器,但它们作为历史文化的遗产,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对血槽与瓦面剑身的研究,更好地了解古代战争和文化,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