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清除田地里的杂草和树根,三角铁耙也通过简陋的方式在铁匠铺里被生产出来,从而使得始兴堡居民摆脱了人力捡拾和挖掘的繁重工作。
到了春播时节,穿越众又搞出了一台简易版的条播机--耧车。
这玩意虽然是西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了,但其“先进”程度仍然让众多西班牙人叹为观止,惊为神器。
在这个时期,欧洲尚未进行农业革命,农作物的播种工具依旧十分落后,主要靠人工。这种方式在种子的播种密度和覆土深度上随意性较大,极为影响出苗率。
而耧车则能够同时播种三行,不仅播种密度适中,而且能适时覆盖泥土,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效率。
始兴堡敲敲打打造出来的这台条播机,金属与木料合成,与耧车的工作原理也基本相通,可以由一头牛或一匹马拉动,能够按可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成一条直线,而不像去年那般歪七八扭,乱成一片。
正是有了这些简陋的农业机械,始兴堡留守的八十余居民才能在以这么少的人力资源,将农作物播种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之多。
不过,穿越众在“研究和生产”小麦收割机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
自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以来,在机械收割机器尚未被引入之前,每单位面积上用于收割作物的劳动力就超过了耕作过程中的其他任何作业。
不论是东方神州大陆,还是西方欧洲世界,夏秋收获季节,雇佣额外的劳动力来收割庄稼便已成为惯例。
尽管,许多人想方设法生产制造出各种收割机械,它们的装置多种多样,且各有不同,但罕有实用并能大幅提升效率的。
穿越众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理论知识,也大致了解收割机的工作原理,但凭借现有简陋的生产设备和工具,想要“制造”出一种实用性的收割机,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张若松带着几个人捣鼓了数月时间,铁料也浪费了两三吨,连基本的收割机雏形也没造出来,只能叹息一声,暂时放弃了。
以至于,到了麦收时节,所有人不得不继续拿着镰刀苦逼地割麦子。
不过,复杂的收割机搞不定,但功能稍显简单的脱粒机还是可以弄出来的。
无非,就是在机器内部安装碾辊,再加设一个凹槽,让其具有碾压滚轧的功能,将麦穗外壳除掉,从而获得里面的麦粒。
这台机器的功率(动能)不大,人工也能操作,使用一根摇臂就能将机器运转起来。。
不过,始兴堡最缺的就是人力,当然能怎么省,就怎么省。
溪流边的几架风车,就是无限的动力源,自是要充分利用。
这台机器若是不出故障的话--没错,因为工艺粗糙,零件简陋,机器在运作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各种故障--每天可以脱粒八百到一千公斤,比起麦场用石碾滚压脱粒效率高多了,而且还大大节约了人力。
“张教官,再有个把月,玉米就要成熟了。咱们是不是想办法搞出一台玉米收割机,以此来减轻大家伙的劳动强度。”原学员兵韩剑喜滋滋地看着这台脱粒机,嘴里嚷嚷道:“八百亩玉米,这要收割到猴年马月!”
“小麦收割机都没弄出来,你还想指望我造出玉米收割机?”张若松没好气地说道:“八百亩玉米也不多,每人每天掰两亩地,六七十号人加在一起,不到十天就能掰完了。”
“哪有你说得这么轻松!”韩剑叫苦道:“这掰玉米,那还不得先将玉米杆砍倒,然后才能掰玉米棒子,将玉米棒子收了,又得晾晒,最后还要人工搓玉米。这整个流程下来,最起码得耗几个月时间。你也是知道的,冬天的时候,我们啥事不做,一堆人全都在搓玉米。……好家伙,手都挫秃噜皮了!”
“唉,等等吧。”张若松闻言,不由苦笑一声,“这收割机造起来太费事,很多部件都无法生产出来,我也不能靠手搓就给你整出一个玉米收割机呀?不过,咱们现在既然能弄出小麦脱粒机,那玉米脱粒机的工艺和制造方法也大差不离。过些日子,待小麦脱粒工作结束了,我想想办法,争取给你们攒出一台玉米脱粒机,让大家冬天不再用手来搓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