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间乐园偶记(2 / 2)春风不来我先来首页

念一会儿后,又让儿女们围着棺木绕一圈,称为绕棺,儿女们的站位也很有讲究,养儿防老在那里所说的老也就是死去的意思,所以曾祖父的丧事办的隆重,受到村名一致的好评,“你看人家他家的儿子多就是好,绕棺的人真多,你看前段时间某某家“,儿在前女在后,儿女又从大到小。儿女全都戴着孝帕穿着反的白衣服,白鞋子,黑裤子,大儿子走最前面,拄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大概一尺长的上面粘上一圈一圈似荷叶边的白纸的棍子,也就是说,在拄它时必须佝偻着身子。先生们按照经书念,应该说那些经书他们已经可以倒背如流了,在念了一段后,儿孙绕一圈,绕至堂屋门边儿时,也就是棺木的前面,那里摆放着曾祖父的遗照,插着香,供奉着各种各样的果子,在棺木的四周还有一圈的灯盏,棺木的下面是一个盆,盆里也是一盏油灯,盆上用棍子搭了架子,放着曾祖父的鞋子。棺木的上面栓着一只公鸡。

当儿孙绕至棺前皆需跪拜三次,像这样的三叩首,在一次念经的过程中,大概要进行十几次。其实儿孙并不知道先生念了些什么?他们只能听到一句那就是“叩首……“还要把那个“首“洗的尾音拖的很长,先生让他们跪他们就跪。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群人看得难道兴致勃勃,边看边在旁边小声议论。

“姐,你看人家这家呀,儿孙真的太多了,养儿防老养儿防老的就是这一分钟,太热闹了”大伯母和旁边的一位同辈议论到,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谁创造出来并且用在了丧事上面,很疑惑。

“是嘞,你看里里外外都是人,你看前段时间周家那个不到40岁也还没娶媳妇的儿子死的时候,家里面也太冷清了,人都没有一个呢”

大伯母随声附和“是呀,其实也不奇怪,你看周家的女人一点也不会为人,也从来不去别家帮,你说别人怎么会去她家呢,也只能她自己一个人将自己的儿子埋了,谁能管她呀“说完后,一轮跪拜结束了,家属们跪在了草席上痛哭流涕,当然儿子们并不会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佝偻着跪着,一脸的悲情愁绪。

外面的邻居们,以及来帮忙的人围观一会儿后,有的触景生情,流着泪劝家属“节哀顺变“,但过会儿后无论是家属还是触景生情的人眼泪收的快极了,随即出去在起先搭好的帐篷里面开始另一番的娱乐生活。

在村里,一家人有人去世,来的人多,屋子里是住不了的,挤的压根没有站脚之地,所以大家都会在外面搭一个简易的棚,好让人如果在有天气突变的情况下遮风避雨。然而不同的是,在随着闲暇之余这样坐着无聊而衍生的就是大家总要找些事情打发时间。里面便有了很多娱乐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麻将和扑克,如果从棚的周围走过,也可以随便都听到一句“二筒,三条……“等等,不亦乐乎,不慎让人以为这并不是丧事现场,而是一个娱乐场。

大伯是村里面很有威望的人,这得益于他乐于助人的性格,并且不像其他人一样斤斤计较,村里面修路这些事情都是他一手包办。他为全村人谋了很多的福,胜似万人敬仰。

他在话筒里说了一句“请孝子贤孙马上到灵堂前“,听到的孝子立刻赶到了,没听到的也在大家的提醒下到了灵堂前。接着就是无尽的绕棺、跪拜、哭丧……屋里屋外挤满了人,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谈论谁哭得最好、谁哭唱的词最是讲究。

接下来就是为期一周左右的循环,离下葬的日子越来越近,在下葬的前面两天很有讲究,第一天铺灯,八十五岁高龄寿终正寝,用很多的长条凳子搭一个大大的架子,上面放了很多的碗,碗的外圈用以后糊上,里面点上小蜡烛。谁抢到了就是接了福气,所以在这时候,就会有大人指使自己家的孩子赶紧去抱着一个碗,等着先生们一声令下就接福气。那景象热闹极了。第二天开悼,这一天可谓是最为热闹的了,曾祖父的女儿们各自来上祭,带来好看的花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仅是花圈,还有各种纸糊的新时代家具电器等等、色香味俱全的水果、还有女儿在前面拄着竹节哭着前来,边抹泪水边哭诉父亲生前的好、没有享受到的日子云云。每来一家就吹上了喇叭唢呐,炸炮仗,气氛热烈,响彻云天,几乎全村人都站在了旁边讨论哪一个女儿家来得最是华丽,谁家条件好。

“人家这家牵了三头羊来…”

“那家的花圈好看”

“这家的人来得多”

……

不只是炮仗、喇叭唢呐之声,这些鼎沸的人声也让我耳朵轰隆隆作响。

“奶奶,我先回家去一下,等一下晚上读祭文的时候我再来”。

读祭文也是很热闹的,每个女儿家带来了一封祭文,里面尽是对父亲生前的事迹的铺排,也需要先生用特殊的语调唱出来,还会带着哭腔,如果带哭腔那里哭得感觉像画波浪线一样起伏跌宕,也会被旁边围观的人夸个不停。读完各个女儿家的,就读儿子家的“家祭”,也是如此。听了一个我已经没兴趣了,就走了出来,想去寻个伙伴一起坐着聊天,外面火光满天,因为女儿多,所以配着来上祭的人得在这里呆一个晚上,生起了很多的火堆,火堆旁也是有何种表演,有唱山歌的,有跟着喇叭唢呐声跳舞的,还有提着音响来蹦迪的……

我抬眼望向了帐篷,那边“二筒”、“哦吼,胡了,给钱”,广播里有唱孝歌的,唱一句敲一下鼓。

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我的耳朵,脑袋快要炸了,我赶紧回了家,第二天的下葬我再没有去现场,只听到“一二三,起,一二三,起…”,随后几声悲鸣的炮仗在天空响起,过了几个小时,奶奶在路上抬着鸡蛋叫了我的名字“xxx,回了”,据说这是怕儿孙的魂魄会被带走,把魂叫回来,所以叫做叫魂。

之后随着参加挖土坑葬人的村民回来,一起吃了羊肉,一切就结束了。

丧事喜办是从来就有的风俗,但是对于我来说不是特别理解,为此还特别咨询啦爷爷,爷爷说自古以来村里有丧事,全村人都得来帮助,一则实行土葬棺材很重,光是自家人无法抬上山,二则如果家里聚集的邻居多,会让主人家一定程度上忘记亲人去世的痛苦。

但看多了村里很多的丧事,我还是心存疑惑它究竟喜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