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6.琐碎(2 / 2)1991希望年代首页

一桌除了他和阿妈,明天都是有班要上的人,酒也就收着喝,不到两小时,席就散了。

孩子们和阿妈在看电视,侄媳收拾、洗碗,小伙伴回家,弟弟妹妹早回房学习去了。

陈石仔和两个侄儿在桌前抽烟。

“阿东,你们厂子怎么样?”

“不行了,都两个月没开工资,就年前补发了旧年的。”

阿东叫陈景东,是四伯的小孙子,四伯七十年代和次子出海捕鱼,没能再回到陆地上。

海边的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出海没回来的男人。

“阿叔,我们也差不多了。”

两个侄儿一个在农机厂,一个在食品厂,都是陈石仔的老爸和三伯想办法把人弄进厂的。

“等一阵吧,你们自己也看看,县里有什么可做的。

呐,这是补发你们三年的利是。”

陈石仔说着摸出两个红包递过去。

“多谢石仔叔!”

两个堂侄起身,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鞠躬。

别看他们大陈石仔好多岁,但是实打实的血亲、小辈。

其实家里小辈的红包,阿妈每年都会代给,可如今这年头,国企已经越发艰难,陈石仔是想补贴一下他们。

每个红包600,超级大。

两个堂侄收下红包就坐不住了,分别去了一趟厕所,再回来时脸都笑歪了,还得强忍住。

侄媳们洗碗回来也神采飞扬,想来都各自告诉了老婆。

侄儿们进了厂,侄媳们可没法安排,都是家庭主妇。

六百元几乎能维持他们一家一年的生计,城里不比乡下,什么都得用钱。

……

坐客车到了镇上,几个堂侄蹲在自行车旁抽着水烟筒,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阿奶,石仔叔。”

几个二三十岁的汉子,见客车停稳,招呼一声就赶紧上来帮忙拿东西。

说实话,陈石仔倒是能把堂兄、堂姐们的名字记住,但表兄、表姐的就不行了,更别说侄儿侄女了,根本记不得几个。

至于再小的小辈……

村里离镇上很近,骑自行车不过七八分钟,两个堂侄一溜烟就把母子二人带回村里,其他人步行扛东西。

说是村里,现在的正名叫生产队。

刚进村头,乌泱泱的人,一村两百多户,过千人,大多姓陈,姓洪。

据说洪家是从新会迁来的,而陈家,是南海迁来的,所以叫做海会村。

两大姓的先祖,两百六十多年前,带着妻儿,架着小船,沿着海岸线先后来到这里,相差不过几年,然后繁衍生息。

说全村人绝大多数都是亲戚,也没什么问题。

“祖祖……阿奶

阿爷……石仔叔

舅爷……阿舅……”

好家伙,头都被吵的发昏。

母子俩早就分过工,和陈石仔平辈的,由阿妈派红包,小辈则由他来发。

成年人的红包不可能这时发,于是未成年的个个两毛钱。

印着五角星的帆布挎包里全是小红包,发,挨个发。

吴霞妹在老家威望极高,当然,辈分也是最高的几人之一,一路走一路都是问好的。

原因无他,陈灼在困难年代帮扶家族时,她从不提反对意见,怎么说怎么做。

这一大家子人,就是靠着城里的三伯、乡上的五伯,陈石仔的父亲三家人,带着整个家族,比附近的其他村子,生活要稍微好上那么一些。

回到祖屋,这里现在是大堂兄的家。

五伯和大堂兄在指挥小辈分猪砍鹅,四伯母则带着媳妇们洗菜切肉。

等陈石仔母子进堂屋里喝了茶水,五伯大手一挥,祭祖拜山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