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气是也。
所以微闭者,太睁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迷入睡,皆于养气不利。
微闭时上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后人称为“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
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一养气。
练功时要求舌抵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上抵。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练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二心法。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欲念不除,则无法炼气。
太上老君清静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
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
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心法说“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
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可以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三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气,用意咽入下丹田约脐下二指许,以补呼出之气。
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
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
太上老君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
有人练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气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
所以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口诀,叫做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
其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
太上老君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练气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
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人静。
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盖津可化气,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气”,肺主气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补精捷法也。
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
吕洞宾喻为“长生酒”,“白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气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
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