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一年(1 / 2)幽州刘玄德首页

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勇气与胆量测试。马术可以培养,反应可以练习,而勇气却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

或许有人会说,胆量也可以练习。这话没错,但也不全对,练习能改变的只是单一阶段的,如果外界的刺激足够,依然会感到害怕。

举个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例子,开车。将汽车踩到一百公里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没什么问题,但要是换成摩托车就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为什么同样的速度却带来不一样的结果?通俗的讲就是恐惧心作祟。

你可以尝试闭着眼睛坐一次过山车,得到的反馈肯定是不怕。同样的道理,汽车车身把人的感官与外界隔离,它就像一层保护膜把所有的恐怖因素隔绝开,所以你才不会感到害怕。而摩托车正好相反,它让你时时刻刻处在恐怖的环境之中。

虽然通过后期的训练可以改变现状,但如果进行至下个阶段,比如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极大概率还是怕的。所以只有那些天生无所畏惧的人,才能成为赛道上人们为之呐喊的赛车手。

至于骑兵为什么要有胆量?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明一点:在乱世当兵的人胆色都不会太差。一个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去做一名大头兵,都应该知晓打仗是会死人的,在这个前提下还愿意参军,说明这人本身的心理素质就非常过硬。

现在再说回骑兵,骑兵发起冲锋确实很容易,马鞭一甩两脚一蹬就行。但当他跑到一半发现对面阵中竖起了一排长枪或者拒马时,他该怎么做?

林云不想要畏畏缩缩的士兵,他要的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人,是那种只剩下一人都还敢发起冲锋的英雄,所以他才会设立第三个测试。

最终通过的只有二十人,十比一的概率不高不低。东汉招募士兵通常是二十抽一,到了后期也是二十抽一,但那是明面上的说法,真实的情况为十抽一。如若按照这样的比例,一百人或者两百人里挑选一位骑士,质量也相当高了。

落选的人带着沮丧的心情,回去继续做一名‘两脚兽’。

而通过的人被带到马场,安排新的宿舍。骑兵的训练有别于步兵,项目更多更繁琐,时间更久也更累。所以配置的伙食也不一样,普通士兵对体重的要求不高,自然增加就行。但骑兵,林云打算给他们增重,可这会给马匹带来不小的负担,骑士体重、盔甲重量、马盔甲重量,全都压在了四条马腿上,这需要马匹的质量相当高才行。

至于以练带挑,是以训练为主,还是以挑选好马为主,又有谁会在乎呢。

骑兵训练已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好几天,哪怕有马蹄铁的保护,依然废了好几匹。林云将这些马单独圈养在一个马厩中,准备在下次交易时浑水摸鱼混进去。从现在到黄巾起义爆发满打满算就三四次交易,被发现的几率很小。

兵士的训练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白天、下午、晚上日夜不曾间断,体力、耐力、技击一项都没拉下,其中最最重要的文化水平,也在吴用孜孜不倦的教导中得到了提高,要知道文盲是做不了将校的。

在之乎者也训练兵士的这段时间里,怀来村的人口稳步增加,忠义堂的名声也传播至更远的地方,每天慕名而来的人不胜烦几。

日复一日,田间的麦穗渐渐压弯了秸秆,偶有一日,当林云来到田间,入眼望去一片金黄色时才发现夏天已悄然过去。

成熟的小麦秸秆在风中摇曳,亩产翻倍早已不成问题,佃农们争相歌颂丰年好,这让林云有些志得意满。可现实从未丰满过,依旧还是如此骨干,与小麦同时播种的玉米粒连苗都没发,完完全全失败了。

“玉米没种活,问题出在哪?地利没问题,北方种玉米哪有失败的道理。天时不清楚,东汉没人知道玉米的播种时间,我也不知道。人和嘛,都是按照以往种其他粮食的经验来耕种,问题也不会太大。这样看来应该是种植的时间不对。”林云站在田间,看着烂在土里,已经分不清形状的玉米粒,自言自语道。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难道不是因为你直接把玉米粒扔土里才没种活的吗?

又过了几周,林云拦住急吼吼要去抢收麦子的佃农,组织了一场十里乡大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夸赞大哥刘备的伟大,次要目的是让人夸赞自己的伟大,剩下最后一丢丢才是为了推广新式的种植方法。

为什么要推广?有了名声,当然还要有利益。

好种才有好收成,你想要高产量?行啊,来我这里买种子。种下了要施肥,肥料在哪?我这有啊。几个月前产下的小鸡仔,现在已经可以下蛋了。买施肥鸡还能产蛋,你说划算不划算?

你说你还要犁子?这让我有些难做啊,这东西只有我的佃户才能用。

等等,你要入伙?问我行不行?那我还能说什么,怀来村欢迎你。

一次秋收,让刘备集团既有了钱,又有了人,还有仓库里堆成山的麦子。再加上传播出去的名声,让刘备整天都咧着嘴。

入夜,涿县城某处房产,两人对坐房中,刘备拿起茶杯呷了一口,品味着炒茶先苦后甜的芬芳口感,赞叹道:“啸虎,真有你的。”

听到大哥的赞美之言,林云有些得意,但随即愁容爬上了双颊。

“大哥,这次大获成功固然可喜,但后来想想,风光无限的背后也藏着不小的隐患!”

可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刘备收起挂了一整天的笑容,放下茶杯,默然不语,用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嗵嗵嗵’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