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食盐(1 / 2)不止为了活下去首页

盐乃立身之本,吃盐吃惯了的人,几日不食盐,便浑身无力,无精打采。

盐更是立国之本,从盐被日用以来,盐就一直被国家所管控,直到清朝,铁器、丝绸之类的早已被政府解禁,唯有食盐,依旧属于政府专卖的情况。

自古以来,最赚钱的商人也一直是盐商,清朝扬州八大商之首的江春(本是安徽人,客居扬州)就是一位盐商。

他更是被誉为“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

足以见得盐的重要性。

……

等砍了一些毛竹,王宽就带着众人回到了洞穴。

“罗阳,架锅,那陶筷来。”王宽刚走进洞穴,就对着罗阳喊到。

“来了!”罗阳和林允挥手告别,便奔着王宽而去。

罗阳把之前制成的陶锅架在火堆上,又从一个竹篓里翻出一双陶筷来。

目前王宽还没有铁质工具,所以竹筷就像是被折断的一样,很多毛刺,使用的时候很不方便,那时王宽正好看到在搓泥条的罗阳,一拍脑子:“明明可以做陶筷嘛。”

筷子分为很多种,有竹筷、木筷、骨筷、象牙筷、银筷……可以说,只要是两根细条就可以当做筷子使用。

陶筷自然也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前提是有王宽的技术,如果是最基础的无窑裸烧的话,烧出来的陶器都可能会随时散架,更不用说当筷子使了。

王宽接过筷子,坐在陶锅旁,让一个力工队的将盐水罐里的盐水倒进锅里,便开始等待,等水烧热一点后,就开始用筷子不停搅拌。

力工队的人放下陶罐,就干自己的活儿去了。

王宽一边搅拌,一边看着罗阳,他想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那就是“信息交易成本”,原始社会的信息交换几乎只能靠口口相传,这就导致信息交易成本很高,从而导致信息的流通速度很慢。

但在现代社会,信息交易成本被大大降低,却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就像你小时候做家庭作业,因为信息成本高,老师不可能随时监控你,所以无论再多的作业,找几个人抄一抄,或是随便乱写一下,你就可以轻松完成,这叫做“模糊处理”。

但是由于网速的提升,现在你的孩子做作业,老师都要求做完家长检查,还要发到群里去,这就导致原来可以模糊处理的东西不能模糊处理了,你必须一板一眼的完成,那些原本认为不多的作业真正做起来可以要命的……

就像王宽刚才回来时,就发现了罗阳在偷懒,因为信息交易成本高,王宽不可能一直确保他能待在岗位上,但是即使发现了他偷懒,只要不影响进度,王宽一般都会选择模糊处理的。

……

水退,盐出。

经过无数次搅拌,无数滴水变成蒸汽,就这样,盐水变成了盐。

王宽找来一个干燥的碗,把锅里的盐都赶了过去。

一锅水,就得到了一小碗盐,但是每次食用也才放一点点,这一小碗也够用一段时间了。

“你是作什么的?”王宽看着一位一直在观看王宽煮盐的族人问到。

“首领,我是编……编织队的。”这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小女孩是黑木部落来的,汉语还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