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八章 人情社会,讲礼,不讲理(2 / 2)半盲女的英雄之旅首页

再说说小方面,夫妻关系在这种关系网中形成的特性。在传统乡土社会中有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夫妇之间的感情十分淡漠,甚至毫无感情可言。

乡土社会中的男女结合,感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生育繁衍,壮大门楣,扩大人脉关系网才是首选,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直到今天还那么喜欢说门当户对的原因。

夫妻在一起,就好像是合作伙伴,生育是这项合作最大的一个附加功能,其次还有人脉拓展等等。

合作的顺利了,大家相安无事,合作不顺利,拳脚相加一场也就好了。

比起配偶,人们更愿意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同性在一起,聊天说笑,谈谈家长里短。

而西方国家的家庭中,男女两性间的情感才是建立一个家庭的首要条件,至于生育、人脉这些都是次要的选项。

乡土社会中的中国青年男女对待感情过分的矜持,不愿意过多的自我表达;

随着年龄增长,会越发沉默,人到中年后更是时常闷声不语,这与西方国家男女之间表达爱情时的开放,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特性,也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所产生的。”

难怪母亲总说要怎么怎么滴,楚丽华总是反驳她的思想已经老套了。

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思想,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形成的产物。

——“最后一层问题,如何保持这样的关系网正常运转?

想要在一个‘熟人的社会’中保障关系网的正常运转,靠西洋传过来的法律是没用的,最有用的办法是依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这种规矩和传统被起了个总结性的名称,叫做‘礼治秩序’。

需要强调的是,‘礼治’不同于人治,‘人治’是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掌握了所有的社会权力,进而再通过法律、军事等手段来进行统制,再极端一点来看,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独裁统治,一家独大。

而礼治则不然,简单说,就是用礼数来管理日常的生活秩序,约束人们的行为。

为什么这些约定俗成的传统就这么受推崇呢?因为,在村民们眼中,看似公平的‘法治’,其实一点儿也不公平。

我之前就见到过这样一件案子。一位农夫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其他男子有染,盛怒之下,他打伤了那个男子。

按照当时现行的法律条文来说,农夫怀疑妻子出轨,但没有详实的证据,而且还打伤了人,这种行为是有罪的,而他的妻子和那位男子,没有任何罪责。

这样一来,白白受了侮辱的人反倒是过错方,而本来就做了坏事的败类,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但如果按照村民们推崇的乡土礼制来看,肯定是农夫没错,打折他们的腿也是应该的。

所以说,‘礼治’这个词的落脚点是在‘礼’字,出轨了就该被打,品行不端,就该接受惩罚。

我们今天常说的一个词叫‘合情合理’,这个‘理’是道理的理,但在乡土社会中,它指的就是符合传统道德约束的‘礼’。

维持礼治的的手段,不在于至高无的法律,而仅仅在于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