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兵进关中(2 / 2)猎杀1894首页

当天夜间,16师46团及两个特种营悄悄靠近了长安城东北角的朝阳门,这时的长安城系明代修建,城高十二米,特三营士兵轻而易举地将弩枪射上了城头,随后用绳索、滑轮相互配合着攀上城头,又接应特二营上来。

接下来与娘子关之战如出一辙,一个多小时后,46团由朝阳门杀入,迅速控制了半条街区,并依托街角、临街房屋与清军展开了巷战。

十六师47,48团及时赶到加入战团,战斗顿时呈一边倒魏光焘、邓增见无力回天,弃城退往咸阳,长安告破。

十七师则一路追杀,在一月内连克咸阳、宝鸡,魏、邓两人退往天水,又复退兰州,关中落入救国军手中。

消息传出后,之前观望的刘坤一、张之洞先后宣布两江、湖广脱离清廷自立,至此,清廷失去了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以及产粮区。

第五军暂时停止了攻伐,在晋省、关中招募兵员

联邦政府再次派来大量官员,并向各地,招聘,将关中各地的临时机构设立起来。

自隋唐之后,关中平原已不复当初的丰饶富庶,近几百年又是灾难频发,光绪三年时,一场大饥荒席卷了晋、陕、豫三省,尤以渭北为艰,至今仍未恢复元气,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村落、屋舍破败不堪。

于寒带来的大量物资,犹如注入了一股股新鲜的血液,给这片历史悠久的黄土地输入了无限生机,同时改变的还有人们的精神面貌。

时隔七年之久,于寒再次吃上了羊肉泡馍、锅盔饼、臊子面、擀面皮、蘸水面等熟悉的小吃,虽然口味与后世有所差别,但依旧感觉亲切无比,顿顿吃得满口留香。

于寒从长安出发,一路品着小吃,向东巡视至宝鸡后折返渭城,又北上抵达了同州。

步兴镇,伏岭村,这是于寒前世生活了十九年的地方。

救国军攻下长安之后,除偏远山村外,关中大地上大多数村落都迎来了一场巨大的变化。

联邦派来的公职人员下放到每个镇,又通过当地选拔的人才,将影响辐射至每村每户,具体措施有宣传联邦及救国军的来历、制度,统计人口、丈量及分配土地,分发农具、种子、救济粮及物资

在军队配合下惩处鱼肉乡邻的恶霸,清剿当地匪患、捕杀伤害村民的野兽。

这时候狼特别多,天色稍晚时,狼会悄悄进村猎食,经常发生叼走小孩的事情,祥林嫂的孩子阿毛的事,在这时候根本不稀奇。

从步兴镇派来的驻村工作组人员不认识于寒,见他有几十名士兵陪同,知道是个大人物,便过来打招呼。

一个士兵掏出证件,将他们挡了回去。于寒这不是端架子,而是不愿随意透露身份。

他虽然有外挂傍身,但联邦的其他高层可没有,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如此。

这不是他制订的,而是原警备师长薛士谦要求的,联邦成立后便正式生效。

本来规定他出门至少带一个连,这还是在救国军控制区内的规定,在他再三要求下,才减少到一个排,以后再想独自出门就难了,更别提冲锋陷阵了。

于寒让士兵们散开警戒,他则怀着复杂的心情迈进这个原时空的故乡。这种心情难以言表,不是近乡情怯的忐忑,也不是期待憧憬,说不出什么滋味。

村庄的布局与童年记忆中差别不大,泥坯外墙、瓦屋面的房子,与土夯围墙构成一座座院落。

如果说有差别,就是村中富户的房子成色略新一些,与村中大多房子不同,这些是有着南北厅房、东西厢房、青石门墩、扣环黑漆木门的小四合院,有的几院一起相互连通,这肯定是一个小家族。

昔日的拴马桩依旧挺立在一座座高大的屋墙下,还拴着牛、马、驴、骡等牲畜

几个公用的大磨盘上干干净净,破败的土地庙、祠堂在此刻完好无损,让于寒有种时光倒流的错愕感。好吧,他确实经历了时光倒流。

于寒小时候村里很多人家已经搬走,留下许多无人居住的空院子,时间一久,杂草丛生

村外还有两口枯井,于寒也找到了,不过这时井台、辘轳一应俱全,一个村民正在井边汲水,还有几人在一旁等着,身边放着水桶、扁担。

见来了个身穿“洋装”的人,几个村民忐忑地站了起来,打水的那个也抓住摇柄停下,都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知道这些新来的外乡人赶走了官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即使如此,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将是新的官老爷,所以持着敬畏之心。

于寒笑了笑,用标准的同州腔说道:“你滴忙个家滴,额随便转转。”

“诶,这小伙是同州人?”

一听于寒的口音,几个村民立即抛开了忐忑,一个胆大的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