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弓弩是自古以来军队的中坚武器,但是弓箭的造费太高了,不符合朱由检的要求,要知道一把好的弓,造作的工艺是十分的繁琐的。
弓弩的制作,首重选材,基本的材料有六种,称之为“六材”,分别是“干、角、筋、胶、丝、漆”。
“六材”的功用分别是“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
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的主体,多层叠合。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
角,即动物角,制成薄片状,贴于弓臂的内侧,制弓主用牛角,以本白、中青、未丰之角为佳,古语云:“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谓之牛戴牛”,这是最佳的角材(一只角的价格就相当于一头牛,故称之为牛戴牛)。
筋,即动物的肌腱,贴博于弓臂的外侧,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强弓臂的弹力,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人。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
胶,即动物胶,用以粘合干材和角筋,《考工记》中就推荐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等六种胶。胶的制备方法,一般是把兽皮和其他动物组织(特别是肌腔)放在水里滚煮,或加少量石灰碱,然后过滤、蒸浓而成。
据后世制弓术的经验,以鱼组织、特别是腭内皮和鱼膘制得的鱼胶最为优良,晚近的中国弓匠用鱼胶制作弓的重要部位,即承力之处.而将兽皮胶用于不太重要的地方,如包覆表皮。
丝,即丝线,将傅角被筋的弓管用丝线紧密缠绕,使之更为牢固。择丝须色泽光鲜,如在水中一样。
漆,将制好的弓臂涂上漆,以防霜露湿气的侵蚀,而且要求择漆须色清。
中国古代不仅对制弓在才料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对具体的工艺步骤也有细致的规定。
“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
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诸材,寒冬时把弓臂置与弓匣之内定型,严冬极寒时修治外表。
冬天剖析弓干木理才会平滑细密。
春天治角,才有润泽和柔之感。
夏天治筋,才不会使线纠结。
秋天合拢诸材,才能紧密。
寒冬定弓体,张弓就不会变形;严冬极寒时胶、漆完全干固,故可修治外表。春天装上弓弦,再藏置一年,方可使用。上述繁复的工艺程序,需跨越两至三年时间。在制弓作坊中,由于各项工作可交错进行,就一张良弓而言,其工时是无法缩短一丝的。
不仅如此,弓对使用者的臂力也有极高的要求,臂力过人,身法轻灵,目光如炬,心沉意稳等等,可以说弓兵是热武器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是所有兵种要求最高者。
但不管臂力多么惊人,长时间开弓放箭也会疲惫,而且长弓无法快速的远程射击,对付几十米的目标尚可快速发射,但在对数百米距离的目标射击时,毫无精确性可言也只能以极低的速度发射来避免肌肉受伤。因此,弓手往往无法在战斗中使用自己携带的寥寥几只箭。
正因为这些缺陷,弓箭在火枪出现之后才会被逐渐的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