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民心(2 / 2)万国来朝明帝国首页

收税时,市场粮食骤增,粮价下跌,百姓贱卖拿到银两缴税。收税后,价格抬升,商人囤积后正好牟利。

朝廷没有增收,百姓没有少缴税,肥的是商家,所以明末商业是很繁荣的。

另外,近几年的大旱,导致北方粮价比南方粮食充裕的地方高了两三倍,甚至四倍以上。

同样的银两,在北方买不到足够的粮食,朝廷的银两在北方买赈灾粮也远远少于南方。

遇到灾年,旱灾严重的陕西、河南等地百姓缴纳税赋时粮价大跌,但依然得贱卖粮食用银两缴纳,剩下的余粮根本维持不了吃喝。

“再发一条政令,百姓可以用粮食缴纳税赋。虽然朝廷收银两简便省事,但前提是要有完备成熟的商业,如今全用银子只会肥了奸商,坑了朝廷和百姓。”

崇祯眼中闪出一道精芒:“另外,朝廷设粮食底价,米不低于一石二两,麦、红薯、玉米各列出底价,再拟定最高价限额。但凡抓到奸商低于底价购粮,高于限价炒作,充军去。”

非常时期,当以非常手段管控,否则百姓与朝廷都水深火热。

一众大臣彻底震惊住了,连被打板子的大臣都高呼万岁。

“皇,皇上慧眼如炬,体察入微,真乃千古,不,乃万古圣君!”

周延儒激动得胡子发抖,颤声道:“如此一来,朝廷紧缺的粮食便能收到,税赋不再被奸商抽取差额,必将大增,赈灾粮有指望了。而且粮价得到保证,随时可以换成银两,用作其他开支,国库银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这么一说,众大臣更是激动得手舞足蹈。

朝廷为钱粮税赋问题困扰日久,众臣手足无措,如同面对一团乱麻,完全摸不到头绪。然而皇帝一眼看出税赋收入连年减少的症结所在,轻描淡写的几招便可缓解。

“此事当发邸报,传令天下,让百姓都知道皇上仁德无双。”向来不知吹捧皇帝的谢升都高呼起来:“陛下有唐宗宋祖之睿智雄风,我大明,中兴有望啊!”

听着群臣的讴歌颂德,崇祯微微眯起眼,自己和唐宗宋祖排到一块,感觉怪怪的,但也有种飘乎乎的感受,难怪昏君与明君都喜欢听人吹捧。

“执行与监察才是关键,令各地地方官严格施行,当作政绩考核。另外,朕会派厂卫给百姓们耐心讲解,同时监察地方与那些奸商。谁敢抗拒,或者坑粮,暗中动手脚祸害百姓,厂卫可当即抓捕。”

崇祯喝了口茶,面色舒展开。

今日一套组合拳下去,惠泽万民,以往受到重压的自耕农与小地主,会有无数人愿为皇帝赴汤蹈火!

百姓将成为崇祯最牢固的基本盘,钱粮兵源等物资会源源不断的供应上来。

仿佛感觉到了民心民力潮水般涌向自己,崇祯胸中涌出一股豪情,与他这个皇帝作对的,尤其是流寇虏丑,等着大军洪流扫荡吧!

众臣激动之余,难免心存疑惑,几天没上朝的皇帝,怎么忽然就像变了个人,不但气度和精神有了大变化,眼力与韬略兼职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这十三年皇帝一直如此,大明哪至于烂到如今的地步。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皇帝在盘算什么,想乐就乐不起来了,定会破口大骂昏君。

“税赋收缴改变,固然可以增加一些收益。然而朕减免的税赋会漏出大窟窿,这是很难补上的,拿什么练兵剿寇荡虏?”崇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扫视群臣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