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2章 盛况与危机(2 / 2)农村的星空首页

在投票中,文综组成员和学校校级领导加中层正职领导可以投两票,其他教师则只有一票。因为担心权力过于集中或者有的人因为职务太复杂而影响到效率和公平,龙高还执行校级领导最后得票扣除20票,中层领导扣除15票,年级组长扣除10票。

假如这次投票得票扣除后最高的三个人分别是代注恒、张伟群和刘永年,那么学校三个校长就会分别和代张刘三个人面谈,了解是否愿意担任文综组组长,如果有主观意愿则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龙高的做法是卢校长来龙中第三年采用的一项人事制度。目的就是将民意、主观意愿、客观能力、管理层意见和专业意见综合起来,寻求最适合的人选。

即使你当上了学校的中层领导或者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职务也不是终身制的,每年都需要述职,都需要进行公投,当你在职务工作上做出的成绩不令人满意,或者出现了错误都会面临被撤除的情况。又由于中层正职都会在教育局和组织部备案,属于上级管理的干部,所以除了在学校进行罢免和撤除以外还会向上级汇报情况,并且得到上级的支持和意见反馈。

这种做法其他很多学校是做不出来的。卢长明的魄力确实非同一般,他的人脉也支撑了他这些离经叛道的做法能够得到上级支持。

在龙高,所有职务都需要做事,但同时也会获得比其他普通教师更多的机会和物质资源。由于绝大多数的职务都是能力、民意和意愿的结合,做到了既民主又集中,所以很少出现尸位素餐的现象,当这些“领导”在获得更多的奖金和奖励的时候,其他多数教师应该就比较心平气和,比较能够理解和支持。因为毕竟别人的担当更大,做的事情更多,做的效果更好。

代注恒最初对担任文综组长是无可无不可的,没有特别愿意,也不会特别拒绝。可是经过曹休言的劝解之后,放弃了这种心态,直接表明了不愿意的态度。由于理念不同,代注恒肯定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卢校长的“野心”开始膨胀,不断的在会议里提出要打造省内最好的农村学校的口号,甚至提出了要在五年时间里追上米越的将台中学,一举成为全省最好的农村学校。

即使在有不少人反对的情况下,学校仍然一意孤行的招收更多的收费择校生来壮大学校的规模,甚至在上级部门那里去讨价还价,协商好利益分配,也执意增加择校生数量和降低录取分数来扩大择校生可招收范围。

不好的变化还有,卢长明开始变得更加固执更加专横不讲道理不讲民主。他自己制定的规则也由他开始破坏。这一切都是隐藏在越来越鲜艳的外表之下的,不是有心人都不容易觉察到。

本来卢长明就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没有颜色都能自制颜色,有点颜色就能开染坊,现在好了,颜色已经齐全,染坊已经不是目标,更好的目标已经就在眼前。

客观说,不少这样的领导者,几乎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即将倒闭、衰亡、消失的企业或者组织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点石成金、力挽狂澜、化腐朽为神奇,怎么夸都不过分,可是往往高潮和巅峰就是另一个低潮低谷的起点,要么是人要么是事业都会遭遇到难以挽回的危局。

褚时健、李河君、田文华、史玉柱的巨人集团等等人物和企业都是出现巅峰即迅速陨落。

卢长明会陨落吗?龙山高中会盛极而衰吗?

2000年,有人说是21世纪的第一年,有人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卢长明在经商失败之后,返回了学校。

那个时候还有一种制度叫停薪留职。卢长明读中师两年,众所周知的原因,那两年也学不到什么知识。不过倒是认识了曹休言、郭国平、陈会彪几个性情相投的兄弟。

当时最好的四个兄弟,分别见证了卢长明的三个时代。

卢长明和郭国平、陈忠林一起当兵,三人是连里唯一的老乡,都是金竹市的人。后来立下军功的卢长明当兵6年就转业了,郭国平和陈忠林留在了部队上。

陈会彪是卢长明经商时的合作伙伴,只不过生意经历了小盛而衰之后去了东南亚继续寻找机会。

曹休言则是卢长明转业后投身教育的亲密伙伴,卢长明转业到了风林二初中当保卫科长后不多久就当上了副校长,那个时候就很想把曹休言调来一起奋斗。可是因为和校长不和,加之陈会彪的鼓动,卢长明离开了学校去专心经商。经商失败后,卢长明回到二初中,机缘巧合,当上了校长,然后被教育局安排去拯救龙山中学。这个时候,卢长明把曹休言给调到了自己的身边,成为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