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章 ,殿试(2 / 2)穿成农女怎么办首页

还好昌源帝很快就走了,许晏清立马将写了几个无关紧要字的笔扔下,吸了吸腹,大着胆子站了起来,与其他几个胆子大的一齐往宫人们准备好的美味佳肴走去。

宫内美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饶是尝过了水芹不知如何想出来的每一道新鲜佳肴,许晏清还是对御膳赞叹不已,忍住口腹之欲吃了个七分饱后,很快便回到自己座位。

“时辰到”

许晏清放下检查了三遍的考卷,只见其上满却不胀,其一其二其三规划的工工整整,每句开头便直指人心,虽有些兵家事他并没有把握,但在卷上,他依旧破釜沉舟,引经据典,大谈特谈,努力讲自己所知的运用上去。

盛朝并非以草莽起家,而是笔杆子之下夺得政权,对武不甚看重,但许晏清研究过所知的前几朝,发现无论是重文还是重武,都有弊端。他将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摆在前面,对文武之间好一番费心说解。或许不会被陛下与大臣们看重,或许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但道理总是有的。

他最擅长的便是农粮,此占了大篇幅,粮食是立身之本,农民起义逃不过一个灾,他认为,只要民有所依有所食有所田,心便定。这里,他还大夸特夸了一番农田私有制,这制度便是先帝发起,昌源帝大力推行,到如今也不过三十多年。

他的长篇大论里肯定是有漏洞的,没有人能够完美无缺地写下一张答卷,还是像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答卷。但,问心无愧、拼尽全力就好。

毕竟在场的贡士,都是从四书五经读上来,要他们一下子就对朝政之事侃侃而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离去时,昌源帝安抚了两句,许晏清这时候才有心思仔细观察。

昌源帝如今五十五岁,在古代来说,这是个偏大的年纪,若能活到五六十,已经是活够本了。

他在位二十三年,这也是个很长的记录。

昌源帝是个好皇帝,在民众心中,堪比开朝皇帝。他功绩不少,几乎没什么糊涂事,头脑清明,许晏清此时远远看着,只觉得他满身威仪,面色虽柔和,却让人生不起亲近之心这就是帝王之相,不怒而威,令人不由自主想要臣服。

似乎是察觉到了视线,昌源帝忽然看了过来,许晏清虽先一步低了头,但还是心有余悸,额头冒出几分汗。

第二日,读卷大臣便开始在东阁阅卷。贡士两百多人,不乏有十分优秀的,大臣们便挑出来,角逐前三。不过他们挑的多是前三十,之后的就算再好,也只能放在二甲前列,而不是一甲。

“周礼……”礼部右侍郎徐鸣经对一份礼乐之事答得堪称完美的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眼名字,又接着往下看,竟发现无论是边圉、仓庾亦或者兵屯,他都答得几近完美,顿时起了兴趣,将答卷递给他人,“你们看看,这份如何?”

其余人一一传阅,谷合礼抚掌笑道:“妙哉,看来此生学识惊人。”

于是经众人同意,将此份答卷放到了第一,第二是一份中规中矩,几乎无错的答卷,第三则是一份精辟直接,新妙绝伦的答卷。

又过半晌,工部尚书温恩学默默将一份答卷放到了前列,仅次于前三,户部尚书王成轩顿时拿起:“按理,该放于第十一。”

温恩学叹口气:“此生之意实在难得。”

几人又围了上去,然而这次却不是众望所归,谷合礼见此卷对文武如此解释,有些不满,摇了摇头。

其余几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但最终还是听从了谷合礼与王成轩的意见,将此卷置于第十一。

十一,没有资格竞争前三。

而温恩学则默默记住了此考生的名字,或许这份答卷不如第一优秀,不如第二全满,不如第三霍然,但是,他却是最脚踏实地,最善于研究总结,且条理清晰。他的分不止给在文章内容,更给在卷面,给在总体。字,不仅要优美,更要整洁,理不仅要有理,更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