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换衣后,她便带着青衣来到前厅。
昨日父亲心疼她和小阿辰舟车劳顿,直接让他们回去休息,晚膳之事也就被拖到了现在。
落了座,待奴仆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了上来,阿柒早已忍不住食指大动。
可礼不可废,无论何时,晚膳的第一筷子必要由在场所有人里最年长的那位动。
宋成风出生军营,向来不喜这些繁琐僵化的规矩,可在他们一家四口的第一顿团圆饭上,容不得他任性。
宋成风非常随便,吃了一筷子桌上离自己最近的一盘竹笋炒肉,便温柔地冲阿柒和阿辰说:“你们肯定饿坏了,赶紧吃吧,反正家里也就我们四个人,无需在乎这些虚的。”
说着,给阿辰和阿柒一人夹了一筷子腊肠。
宋成风哄道:“你俩快尝尝,这味道可还合你们的胃口。”
阿柒吸了吸红红的鼻子,低头咬了一口腊肠,惊喜地说:“好吃。”
阿辰也给足了宋成风面子,摇头晃脑地喊:“好好吃!”
阿柒夹了一筷子腊肠放到宋成风碗里,“父亲别光顾着我们,你也尝尝。”
阿柒此举让宋成风惊喜到颇有些语无伦次的程度,连忙提筷子,笨拙地吃了。
阿辰也不甘示弱,也夹了一片腊肠往宋成风嘴里送。
“爹爹吃。”阿辰笑得两眼弯弯。
宋成风被自己这一双儿女感动得不行,赶紧撇过脸去擦眼睛,还解释说是风沙迷了眼睛。
阿柒也不拆穿,提筷子又夹了一筷子松茸,放到宋朝时碗里,“兄长也吃。”
宋朝时非常捧场,笑着享用了。
最后,这一顿晚膳吃得四个人都很满足。
宋成风还有忽然又来了些公务,急需处理,便急急忙忙就去了书房,宋朝时送阿柒阿辰回他们自己的院子里。
先把阿辰送到院子婆子手里,宋朝时便开始与阿柒交谈关于书院入院试的事情。
宋朝时问:“关于入院试的事情,阿柒你可知道多少?”
关于入院试的一些事项,阿柒前世便知道不少,于是坦诚回道:“不敢说都知道,只能说知道个大概罢了。”
两百年前,在潜溪先生晚年在苍山脚下开办苍山书院,为了能保证书院屹立不倒,定下了铁律——无论是谁想要入学苍山书院,都必须通过参加一年一次的入院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该生能否录取的唯一标准,而非家境和阶层。
其入院试的考试内容也与科举有明显的区别,虽然占大头的依旧来自儒学典籍,可是像数算星学格物这些从来不是主流的偏门也悉数被纳入其中。
当时,潜溪先生的这一近乎离经叛道的办学方式引天下无数名士围攻,就连与他曾经大被同眠的燕祖帝都为此大为不满,要不是潜溪先生一意孤行,苍山书院如何能有如今的辉煌与声望。
两百年过去,书院涌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学生,不过几十年,就已经将势均力敌的齐赵二国远远甩在身后。
潜溪先生用实力证明,无论在哪个方面,他教出的学生,都能做到世间最顶级。
全国各地的书院也纷纷开始效仿苍山书院开始改革,虽然难有学出名堂的。
潜溪先生也在百年前就考虑到,考生存在天赋上的差异,为了因材施教,这位在世时被称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老人为此,特意另设一项待选特长加分科目,像是传统的六艺也都被划入其待选项中,也算给那些偏科到了极点的天才留了一条后路。
当然,为了预防体制从里子里开始腐败,潜溪先生规定,特长加分项仅限于各个待选项的前五名,从而避免有人利用漏洞,大规模制造考试不公。
阿柒看到的也仅仅是这些,可宋朝时却能更深层次体会其中深意。
潜溪先生当时决定设立这个特长加分项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一种妥协。
因为贵族阶层不会允许自己的后代拉低身份,去和平民竞争有限的名额。
潜溪先生在晚年也在《潜溪语录》中写道:“书院不是盈利机构,而是一个以教育为最终目的社会慈善组织,书院不得不接受国家钱财的支持,否则根本不能实现大规模的所谓‘教育公平’。”
宋朝时不忍将这些事情同阿柒说,至少也不能由他说,如果阿柒真的考入了书院,到时候自然能体会明白。
“我其实并不担心你的文史,毕竟曾经给夏棋当了代考,然后不小心就给拿了第一名的你,会被这些给难住。”宋朝时眼底是压不住的笑意,“再说,我知你琴技不错,想来的时候也能给你加上几分。”
阿柒小脸噌地红了起来,支吾说不出话来。
毕竟,她总不能说,夏棋闹肚子不能去考试,就是她的手笔罢?
“因为书院很看重数算科,入学试分值占比第二,颍川的书院应该也不会有专门讲授算数的先生,我想办法给你请一位教数算的先生,给你补补课。”宋朝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