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劫营(三)(2 / 2)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首页

“苏学士,有件大事要托付给你。”

苏轼见官家说的郑重,左右又无其他人,忙拱手道:“官家不妨直言,苏轼万死不辞。”

“苏学士如今是我为数不多可以依仗的肱股之臣,我不瞒你,昨日皇祖母亲派使者告知我,她近感身体有恙,恐大限将近,要我尽早返朝。”赵煦将昨日之事全盘托出。

苏轼闻言不由脸色一变,“官家,恕我直言,太皇太后若真是身体有恙,还是当早日返回汴梁为宜。”

“自然是应当如此,可这若只是皇祖母想召我回朝的手段呢?”赵煦叹了口气,“你我自出汴梁,从永安县取道大名府到这边疆小镇独羊岗,收获不可谓不大,地方政务和边疆军事若非亲眼所见如何能知道已经不堪到这般程度呢?大宋西军素称我大宋精锐,可满朝文武也都知道西军军纪崩坏,弊端良多,不去探访一番又如何知道从何处下手整顿呢?所以,取道太原府南下,我以为也是势在必行。”

苏轼从心底是赞同这些的,不过也真担心太皇太后年迈,果真倒下的话,官家又不在汴梁,被有心人利用,恐怕要酿成大祸。

他思虑再三,建言道:“那不如这样,我与胞弟尚书右丞苏辙多通书信,让其时刻关注太皇太后身体,但有任何身体不适,我们立刻折返如何?”

“我正有此意。”赵煦闻言不由舒了一口气,他不了解苏辙,但是绝对信任苏轼是忠君爱国,有心为百姓为社稷做事的干吏。

若是苏轼觉得他自家兄弟是可以信任的,武侯觉得这方法可以一试。

“官家,我这胞弟虽反对王相公新政,也与吕大防等人一起贬斥过隶属新党的蔡确、章惇等人,但这只是政见不同,他对朝廷对官家绝对是不可能有二心的,是可以托付之人。”

苏轼眼见官家这般信任自己,唯恐辜负官家,最终还是为弟弟做了这番解释。

“苏学士不必说这些,”赵煦摆手道:“这件事你与令弟把握好分寸即可,但是须得记得不可再让他人知晓,这送信联络之人我让王厚挑选心腹交给你。”

苏轼领命,准备即刻就准备写信给胞弟苏辙。

“对了,苏学士,有件事我觉得也要变更一下。”赵煦叫住准备离开的苏轼,“待种师中返回,我们不妨直接以天子巡视疆域,对外明示身份,这样即便是皇祖母他日身体真有状况,我们也不至于无法控制局面。”

苏轼思索片刻,觉得这不失为好的应对之策,自神宗朝王安石登相位就提出了天子应致君尧舜的理念,这些年已然深入人心。众宰执也因此在面对皇权时有了更多回转的余地。

那么天子效仿古之明君巡视疆域,便是群臣反对,他们也就有了站得住脚的支撑。

但是,这同时也要面对一个重大问题,天子的人身安全该如何保障。

诚然三千禁军精锐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可他们面对的不是强盗流寇,在边疆是要直面辽国或者西夏大军的,对方若是知晓天子踪迹,那必然会有所行动的。

这风险也不是一般的大。

“苏学士,凡事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赵煦看出了苏轼的忧虑之处,神色淡然道:“做大事而惜身,终会一事无成,这点风险何足道哉!”

苏轼闻言稍微一怔,也生出一股豪气来,“那臣便舍却这半朽之躯随官家走这一遭。”

“正该如此,所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才符合苏学士的为人风范。”

苏轼听官家说起自己的诗词不由失笑,“臣这点气度远不如官家英雄气浓郁,千里快哉风适合官家才对。”

在两人谈笑间说定官家要明示身份这件事时,种师中已带着得胜之师,悬挂萧腾首级,两三个时辰穿越百里,向着独羊岗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