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节节败退困守凉州的宁国军队顿时士气高涨,回纥军队虽然彪悍,但军队人数没有宁国的多,这种城池攻防战也不是他们擅长的。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回纥方面没有再增援,随时都可能撤军。
僵持了月余,回纥见攻城无望,选择撤军,夜里悄然拔营往撤退。这时凉州城的将领对是否追击敌方产生了分歧。
其实屈乘云和乌洋的意见大相径庭,要么乘着士气高昂迅速全力追击,对回纥疲惫之师必然能造成重创。要么就固守城池,随他们而去,不冒风险。他们一致觉得还是追击为好,此消彼长后,回纥才会减少对凉州的威胁。
董路招有些犹豫,最终下了一个貌似两全的决定。由屈乘风打先锋,追击敌人,乌洋带大军随后就到,他自己带大部队驻守凉州。
屈乘风与乌洋对这个决定有些意外,凉州城只有回纥这一个方向能够产生威胁,现在回纥撤兵,凉州城没有任何安危,根本不需要大部队镇守,此刻只需要大军开拔全力追回纥军队,必定会给他们重创。往西几十里地全都是宁国的疆土,况且往西还可以收复凉州城前的一座阵前要塞。
也可能是董路招过于保守,或者这次被回纥军队打的有些底气不足了。军队实力被分散开来,但军令如山,屈乘风领命带领先锋部队追击而去,乌洋带部队随后就到。
屈乘风很快便追上了回纥大军的尾翼,展开骚扰,等待乌洋率军前来。
最初看到宁国军队追来,回纥军队还有些害怕,加快撤退步伐。撤退的过程中,回纥军队发现追击的宁国军队人数不多,也展开了回击,一时间屈乘风的先锋部队没有了开始追击的威胁。
回纥方面发展宁国并没有派出绝大部分主力,便调集一部分军队把屈乘风的先锋部队包围起来,双方展开厮杀。
屈乘风的先锋部队人数在急剧减少,这时就等乌洋的部队来增援了,在屈乘风的人马消耗的所剩无几的时候,乌洋离的也不远了。
这时乌洋也收到了前方的战报情况,他突然心中有了一个主意。他放缓了部队的行军速度,让斥候去探明情况。
此时的屈乘风已经陷入苦战,他计算着时间,乌洋这时候应该到了呀,可为什么还不见踪影?此时的乌洋借口前方战事不明,怕中埋伏,不敢冒然行动为由,拖延着时间。
他只需要一个时辰,屈乘风就会全军覆没。他已想好怎么交差,只要到时候自己追上这后面的这群回纥部队必然能取得局部胜利。最坏的打算,没有胜利,他也可以说屈乘风贪功冒进中了埋伏。就算屈乘风侥幸脱逃,他也将受到惩罚,他相信以屈乘风的性格不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