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河建邦(1 / 2)河姆村首页

“我刚吃完,你来接我吧,我把地址发给你。”听了江俊的话,徐颖才有点明白他们刚刚在信息室并不是寻常玩乐,看来这个市里来的家伙也不是那么讨人厌。

这个镇原名:河姆镇,二战后河姓人口急剧萎缩,加上很多因为政策迁来的人口,越来越多的不同姓氏的人们在此聚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任镇长集人民意愿,向上头申请,几个月后,正式改名为:幸福镇。

当时人们为了这个名字狂欢,这给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之后的二十年是他们镇的辉煌时光,人人都盖上了大房子,街道边全是商店,他们镇也是市里最早开始有集市的镇,发展一度领先市里其他县区。

河氏子弟却反其道而行,不仅懒惰散漫,甚至常常惹事,做一些偷鸡摸狗危害小镇安宁的事,镇长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他们镇拿‘文明城镇’的称号,于是大家开始‘自发、自愿、积极’地驱逐河氏,正因如此,有了今天的河姆村。

这么多年过去了,河姆村交上去的财报几乎没有为这个小镇的经济做出过任何贡献,但是他们似乎也能丰衣足食,所以也就渐渐被遗忘,各种福利没他们的份就算了,就连那条公路也是经上头敦促,本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路,却修了三年多才修好,公交车也是今年年初才通的。

河姆村的老一辈都很怀念那时候路还没修好,大家驾着驴车还有几辆合资买的三轮摩托车,到更远的地方去,从事属于他们河氏的事业,慢慢地,他们的生活有了起色,他们一边无法原谅镇上的决定,一边去镇上卖点吃不完的农作物,然后买生活用品,他们偶尔的走动,可以解释他们的收支,镇上也就懒得派人过去调研了。

1982年,某日正午,第一任村长河建村将为数不多的村民们召集到自个家,开了一个动员大会。

“今天请大家伙过来,就是向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大家也知道我们这片地,曾经种过罂粟,这个镇子,已经不姓河了。”村长提高了音量,“我们,对外面那些人来说,是生是死都不重要了,但是,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你们就甘心卖那点农作物挣点小钱吗?挣到死,也抬不起头。”

村民们沉默,他们觉得村长说得对,同时他们又害怕,出了事担不起这个责任和罪名,万一哪天一个不小心,大家都得陪葬,但如果退出,也许在这个村子里也没脸待下去了。

村长告诉他们,如果不愿加入,也绝对不能泄露,否则后果自负,但是有了收入,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人落魄,他还是会适当地提供经济支持,从那开始河姆村村民们的心就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同生死,共命运。

到河守村村长,已经是第四代了。从上一任开始,村长已经不实行推举了,直接世袭,河守村起初并不讨大家信赖,好多村里的老人一直认为弟弟河守财更适合当村长,有想法有远见,但一次送货出港,出了意外,再也没有回来,大家只好接受河守村当村长,之后他也确实带着大伙赚的盆满钵满,只是他野心太大,村里的老人当心他胃口太大不消化,容易积食成疾。

再后来,村里的老人一个接一个走了,青中年村民们和河守村一样野心勃勃,于是,大家的心又重新凝聚在一起,似乎比之前又团结了不少,少数不同的声音,也渐渐听不到了。

河姆村家家看起来都很普通,可是没人发现他们的普通之下的一切都那么地昂贵,他们村的收入甚至比整个镇子账上的收入还要多几倍,为了不张扬,他们每年农忙时候是不进行任何外拓业务的,即便有囤货,他们也不轻易拿出来。

村里有个公认的规矩,‘只卖不抽’。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给了英国人当头一棒,如今河姆村的罂粟远销全球,这是对历史的报复,村民甚至以此为荣,觉得这样一来,才是真正地摆脱‘东亚病夫’,为国争光,即便他们被放逐到这偏远地山村,他们也只认为这是一种磨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无名英雄。

然而,罂粟的质量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