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已经在大堂饶走了一圈,此刻的余园还未开门迎客,大家都在有秩有序地做着准备工作,整个大堂看起来活力满盈。
“咱们酒楼对堂倌儿的要求是很高的。”
“首先就是要了解每个熟客的喜好,既要做到服务周到细致,又要态度彬彬有礼。这是最基础的!”
“咱可听说昂,宛镇现在还有好些酒家的堂倌儿对待食客态度生硬的很,都不知道有没有好好教过,不懂基础业务也就算了,有些竟然连自家的特色菜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推销价格高昂的菜品,恨不得食客一顿饭消费好几个大洋的才满意,啧啧啧......”
“咱酒楼可不兴这套。不过要能推销得出去大菜,咱确实也是有提成的,比小费高多了,不过不论推销不推销,咱们都要站在食客的角度去考虑,赚能赚的钱,明白吗?”
陶玲:“必须的,赚能赚的钱!”
“很好小陶,接下来我要给你讲成为一个堂倌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些枯燥,不过你需要谨记!”
陶玲:“明白。”【小本本已就绪。】
“堂倌儿引领食客就位,待客人坐好后,首先上的是酒。在给客人摆放酒壶和酒杯的时候,切记要把壶嘴面向贵宾,这个还要看坐席位置......之后就可以上菜了。
在传菜的过程中呢,要避免对着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此时,如果需要与客人交流,要把脸扭向一侧,避免唾液和呼出的气息污秽菜肴和冲撞客人。
之后便是上菜。咱们家上菜是遵循《随缘食谱》来的,顺序讲究也颇多,正所谓——
‘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见陶玲微微皱着眉头,王堂头顿了一顿,问道:
“听不懂吗?”
“也不是,就是觉得做个堂倌儿,讲究还不少。”陶玲摸摸头,老实说道。
“嗐,这才哪到哪,不过你既然听懂了,那你就把《随缘食谱》里的那句话展开来说说。”
王堂头眼神一转,突然有了考绩陶玲的意思。
“行啊。”【《随缘食谱》可是自己常看的杂书之一。】
陶玲毫不露怯,思索了片刻后她说道: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上菜时口味应该由重到轻。”
“同时,辛辣的菜则应该在用餐中间时再端上桌,所谓‘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这样可以刺激食客的食欲,起到开胃的作用。”
“哟呵,小陶不错嘛,还能举一反三嘛。”王堂头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咳咳,后面那句话其实是清代美食家袁枚的话......”陶玲显得有些心虚。
“那也挺好,想不到小陶你还读过书。”王堂头的目光熠熠非常。
“......一点点,一点点。”【正经书确实只读了一点点。】
“好了,咱们继续!”
“除了上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呢,菜肴摆放的位置同样也做了严格的规定——
客人面前的桌子上,左边依次为菜肴和主食;右边依次则是酒和茶水,一般是横盘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还有,整个宛镇都是善做海鲜的,咱们余园酒家自然也是,做海鱼更是个中好手!
不过,鱼的学问就更加复杂了,幸好咱们不用管如何做鱼,咱们要管的是如何伺候好食客用鱼:首先就是鱼尾要对着贵客;其次,冬天的时候鱼腹要向右,夏天的时候鱼背向右。”
“小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王堂头又有想要考绩陶玲的意思了,他看起来高深莫测的,显然觉得陶玲应是不知道的。
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