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1 / 2)海上夜殇首页

除夕节前,长泽和银因约好一起回云南。那天,两个人提着行李箱走到王府井大街的公交车站。正值周末放假最汹涌的高峰时刻,三岔路口绕着一圈圈行人,红绿灯下的车辆像走马灯似的打转,从早转到晚,仿佛是一个沿着逆时针转的钟。两人停在一边等。等到下一个红路灯,挤开人群,来到火车站。开往昆明的绿皮火车还没有启动。长泽先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卖部里买了八宝粥,水果罐头,矿泉水等。

火车箱从头到底都是一片冷飕飕的寒气,窗外也是混浊黄澄的阳光,没一会儿,连这点光也悠悠地淡走了,远处的山完全笼罩在一重重深蓝绸云里。

晚饭时,长泽把买餐时送的腌菜放到了她餐盒旁边。他一路照顾着她。旁边的乘客误会他们是情侣,忽然对颜银因说,你男朋友对你真好。她心惊了一下,连忙羞涩解释道,我们只是朋友,春节到了,路上结个伴一起回家,人家有女朋友的。乘客哦了一声便埋头哄怀里哭闹的小孩。长泽出去丢餐盒还没有回来。她低头削着梨子,对面小孩的哭闹吵得她心里也跟着烦了起来。

很多旅客在昆明站下车,两天两夜守着窗口大的天,一出火车站,豁然开朗,漏出了整个海水蓝的天。云南属高原地带,天气好的时候,那里的阳光会从云层缝隙里一束一束投下来,光束在天与地间连成一条条透亮的通路,排在一起像腾云而上的白浪,银光四射。

昆明四季如春,阳光充沛,和青藏高原人民一样,云南当地人大多都肤色偏黑。两人倒看着不像本地人。这里的空气被风刮得稀薄,比北京干燥得多。颜银因拿出蛇油膏涂了涂手背,含笑递给长泽。他微笑着摇了摇头。

叫卖的小贩声里传来熟悉的地方口语,“给坐车”,“给去哪儿”。长泽笑说,“离开两年半,感觉生疏了。”

“可不是,听到昆明话,才觉得亲切多了。”

“我们先过去。”说完,长泽提着大件行李,银因跟着他,两人往饭馆走去。

他们走进一家饭馆。已经过了中午饭点的高峰,店里坐的人不多,地上都是擦嘴擦鼻涕到处丢着的餐厅纸。

“这地方不行,下次次再不来这家店了。”长泽抱怨着,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

颜银因说,“没事,过年过节就是这个样子。”她抽出竹筒里的两双筷子在茶杯里涮了涮。

“银因,你想吃什么,我请你。平时老是蹭吃你烧的菜,今天总遇到机会能请一次你了。只是这里简陋,先凑合着。”

她笑着说,“这有什么,你认真请客,我以后反而不好意思请你们了。而且现在头也晕沉着,没有胃口,只想尝尝家乡的味道。”

她只叫了一碗饵块,一瓶橘子水。长泽说,“那好,等回北京,我们一起去吃烤鸭。”“好,说定了。”

他们约好过完春节一起回去。

吃完饭,长泽买完票,拉着颜银因挤进了汽车站里。一到春节,哪里都挤满了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他们在这里告了别。颜银因去往腾冲的汽车先开,送走她后,长泽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一个人站在来来往往的人潮里,心里反而空了起来。

长泽先回家了一趟,又惦记着莲莲,找了个借口又回到了昆明。因为一直和姜乔明,李远漪保持着联系,自己难得回来一趟,也少不得要一起聚聚。

自从长泽走后,林斤海,姜乔明,李远漪,三人再也没有去过那家老字号牛肉馆。今天的饭局是长泽让乔明联络的,只是由他做东请客。

四人坐着,客套着说着这两年半发生的事。叫了薄荷炖牛肉汤,酸辣木瓜鱼,弥渡卷蹄,豌豆冷粉,三丝干巴菌,除了点菜,还烫了绍兴酒。

一桌子的菜,一桌子的心事。

明显感到生疏和客气了。

饭桌上飘着菜的热气香气,浮起白烟横在四人中间,他们两两相对坐着。

乔明笑道,“远漪,你坐着,不动的时候像一尊弥勒佛。”

李远漪笑着伸出手要去打乔明。一旁的长泽和林斤海跟着笑了笑。

李远漪在一家做进出口生意的公司当外贸主任,他经常应酬吃饭,不到三年,已经有了啤酒肚。

李远漪看着桌上的牛肉,说:“女朋友要我减肥,感觉好久没有沾荤腥了。”

乔明笑笑盈盈地问:“远漪,你身上好香,出门前可沾了什么味?”

他回说,“我又不是女人,难到还涂香抹粉不成。哪来的香,你又胡说。”

乔明又说,“仔细一闻,原来是沾的女人味。难怪让你如此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