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襄狮子大开口一百万两。
甚至更为恶劣的是,他们还人为的造成战马的死亡,这样才有理由向朝廷要军饷,从而贪污。
杨一清在陕西就发现了这种迹象,很多边境的将军们跟那些豪商勾结,买来的好马都被他们私藏,那些个差马反而给朝廷。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杨一清就决定跟韩文制定茶引制度。
我只要粮我不要马,我自己去买,这就叫跳过中间商,直接跟厂家联系。
而杨一清最终的目的是在边境开通互市市场,这与嘉靖、万历年间陕甘总督王崇古他们提出来的茶马互市市场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边疆的杨一清跟中枢的韩文两个人所考虑的是天下大局,谋划的是一盘大棋。
这也是为什么,韩文在听到宣府虞台岭那件事之后那么生气的原因。
这都是山西跟陕西的商人在对抗韩文跟杨一清新政的手段。
至于所谓的小王子入侵、至于东南盐商之类的其实都是棋子,只不过这是一盘巨大的关乎着大明朝局的棋子。
朱厚照现在还没有看到,如果他真正取得了韩文的信任的话,韩文会将这份与杨一清拟定好的新政和盘托出。
那时候朱厚照一定会震惊,这两个老家伙是真狠、真狡猾。
这要真弄成了的话,对于边境来讲那是大大的好事。
这不仅关乎着边境粮食的问题,同时也关乎着军队战力的问题。
更加关乎着晋商还有四川陕西商人的利益问题。
这么多人搅在一块角逐,才会让那么多官员卷进来,那么多商人卷进来。
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盐法的问题,这是整个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
而现在韩文隐忍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原来皇帝陛下,并不是一个孱弱的君王。
所以这时候杨一清决定响应韩文的号召,他要前去陕西,先帮韩文稳定住宣府这个大缺口,然后再回过来稳定陕西的局面。
不过在临走之时,杨一清决定还得向城中的富户再敲诈勒索一次。
别看这些有钱人已经做出了十天的粮,其实杨一清明白这帮人再拿出二十天的粮来也不是问题。
甚至三十天两个月都不成问题。
很多人都在观望,等着朝廷赈灾的银两到达,他们再高价卖粮,这已经是惯例。
现在西安这边的灾荒才开始不久,他们愿意借十天的量,已经是仁至义尽。
杨一清将这些人再次召集起来之后,这帮人就很不开心了。
上一次召集就弄走了十天的粮,这一次又要干什么?
这个老滑头在陕西,对于他们这些有钱人来讲,那就是如梗在喉。
没办法对付,又不得不被他要挟,个个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杨一清,可表面上又得中丞长中丞短的喊着。
到了陕西巡抚署,就见杨一清一身便服一边走一边拱手抱拳,“老夫来迟了,诸位久候!”
众人立刻站起来,“中丞言重,吾等等一等无妨,您公务繁忙,百忙之中还抽出空闲召见,那是吾等的荣幸。”
这话语带机锋,意思是你都这么忙了,还在这里胡扯淡干什么?干你的事去啊,叫我们过来干嘛?
杨一清对这些都是免疫的,他伸手向这些人要粮,就可看出这官场老油子,五十多岁的孤家寡人,是多么的不要脸不要皮。
杨一清坐在了主位上喝了口茶,开门见山道:“老夫这次召见诸位,一来是感谢诸位捐出十天的粮食救济灾民。”
这话一说,商会会长很识相的站出来,“吾等皆是西安府人,见黎民百姓受苦,家中尚有一点余粮,焉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此乃我等应该做的。”
杨一清看着那商会会长捋着胡须,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接着又说道:“当然老夫召见诸位还有一件事。
你们应该都听说宣府虞台岭一战,咱们明军大败亏输,老夫也是忧心忡忡,故而向朝廷自荐,要去宣府当这一任巡抚。
召集诸位来,便是为了告别。
老夫在陕西事没有做多少,劳烦诸位倒是多,实在是对不住。”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众人,脸上有喜色。
这个老对头要是调离,对大家来讲那都是好事。
其实杨一清之所以召集这些人,说这件事也是有小心思在。
杨一清召集过来的这帮人都属于陕帮,他们可不仅仅在商场呼风唤雨,在官场也是有人脉。
杨一清知道这帮人讨厌自己,所以故意在他们面前说这件事,这帮人或许就会联系他们背后的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杨一清前往宣府。
果然下边那些早就想杨一清滚蛋的商人,心思就活络起来了,准备回去就给自己的人脉关系,一定要把杨一清弄到宣府去,别在这里祸害自己。
接着杨一清说道,“不过在老夫离去之前,老夫还要解决西安府的灾情,所以还想请诸位伸出援助之手,再借一个月的粮。
这一个月的粮食不会白借,说不定朝廷就会恢复开中纳粮,届时这点粮食就当是诸位纳粮换盐引之用。”
这话一出还真别说一下就让下面的商人愣住了。
开中纳粮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之所以能和晋商有抗争的能力,就因为开中纳粮。
“中丞所言不虚?”有人问道。
这要是做事了的话别说一个月的粮,就算是让他们一口气拿出半年的粮食来,他们也乐意啊。
毕竟和开中纳粮得到的好处相比,借出去这么一点粮食算得了什么?
杨一清捋着胡须并没有给出太确切的答案:“老夫若能去宣府尔等若能安定西安,这件事大概率能成。”
这句话还能反着来,那就是你们不借粮食给我不让我去宣府,这件事一定成不了。
皮球踢回给了商人们。
商人们陷入了沉思。
他们是听说了朝廷现在正在因为研发的事情,争得不可开交,据说都开始互相推诿扯皮了。
难道再信他一回吗?
杨一清也开明,“诸位可商议,不急!”
大家虽然对杨一清的人品不太相信,毕竟这老东西玩起阴招来可不是自己等人能对付的。
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就算为了让这老东西赶紧离开陕西,也得把粮食捐出来,即便明知道下一任的陕西巡府可能会赖账,他们也得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