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历八十五年,在民间出现了对三合土制作工艺的革新。
三合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有着坚固耐用、防潮防风化,取材便捷等多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或路面垫层。
同时,旧配方制成的三合土也存在诸多缺点。如强度较低,不适合承受大的荷载;耐久性较差,难以抵御长期自然环境侵蚀和损坏;以及制作成本高。而经过改良的三合土才用则采用糯米石灰浆、砂子、石子和水等原材料用全新的工艺制成,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工程建设中,对于提高城防与边防工事有着极大的助益。
秦历八十七年,金属冶炼技术有了重大革新,大大提升了当时钢铁的韧性与强度,以及钢铁产量。
同年,朝廷利用三合土与冶炼技术的革新配合上得到蒸汽动力的墨家机关术,不但大大加快了对边疆地区防御工事的修缮与建造,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边疆长城的防御力。
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挖槽填烧土,木骨撑泥墙”的建筑工艺,通过在城墙中横向插入纴木来增强墙体的稳固性。而随着三合土与冶炼技术的革新,朝廷中有人提出将木料换作钢铁制品。
武烈帝采纳了这一提议,在经过多次验证之后,确定用钢筋铁柱加固的墙体更加坚固,能承受更大的攻击。于是武烈帝下令戍边军采用此技术加固长城,尤其是与匈奴接壤部分。
(不死俑兵配合匈奴强大的骑兵,在过去将秦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力,虽然有着长城可守,但是在不死俑兵面前,那些看似坚固的城墙很快就能被击破,令得匈奴大军能畅通无阻的进入大秦疆域。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长城的防御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面对不死俑兵的攻击能坚持更长的时间,甚至能在那些恐怖的俑兵的攻击下碎而不裂,因而,即便俑兵能够凭借着强悍的作战能力跃上城墙,展开杀戮,但坚固的长城依旧令匈奴军队难以像以前那样长驱直入的进入大秦疆域。
而且,那些俑兵虽然战斗力十分可怕,但每次进攻都是在夜晚发起,从未在白昼出现过。以往,因为俑兵能轻易的攻破长城墙体,让匈奴人轻易进去,故而没有人在其中发现什么,只当匈奴是利用夜色为掩护。但是随着长城墙体被加固,俑兵久攻不下,秦军发现匈奴人每每已到黎明时分即便会撤退,不管有没有攻破长城,时间一久秦军就发现了端倪。
秦历九十一年,十二月,出身自护国府的戍边军官卫青意识到俑兵的昼伏夜出很有可能不是什么战术策略,而是俑兵本身拥有某种缺陷,令得它们不得不在夜间出动。
结合自身多年研习鬼道的经验,卫青认为那些俑兵很有可能是匈奴人利用阴魂炼制而成的,而阴魂惧怕阳光,所以它们不敢在白天出动。
卫青当即将这此事上书朝廷。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武烈帝与朝臣经过商议,认为卫青的观点极有可能,于是派遣军队前往边疆,准备验证卫青的观点。)
秦历九十二年,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等将领分别率领万骑出击匈奴,于上谷附近与匈奴交战。
(交战数个时辰,遇袭的匈奴人军队面对秦军节节败退,直到夜幕降临,死伤惨重的匈奴人才吹响号角,将俑兵召唤来。
虽然,在俑兵的猛烈攻击下,秦军大败,李广一路甚至全军覆没,损失惨重。但这战果却是令武烈帝十分满意,这意味着卫青提出的假设又九成是真的,俑兵畏惧阳光,不敢白天出战。)
同年,武烈帝下令将边疆地区的百姓大批往内陆迁徙,同时在边疆区域大量修筑防御工事。
同年,武烈帝任命卫青为戍边征讨匈奴总领元帅,全权负责边疆区域对匈奴的所有战争事务。大秦与匈奴之间的游击战由此展开,不断的侵袭长城之外的匈奴人部落,焚烧匈奴人的草场,坚壁清野,逼得匈奴人不断的将栖息地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