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午市的时候,王堂头给陶玲上了“会说话”的第一课。
“小陶,我的老客来了,我这会就招待去,你跟着。”
陶玲错了一个身位跟着王堂头,看他引着那对儒雅的老夫妻上了二楼雅间。
在步子刚踏上台阶的那一刹那,陶玲顿了顿......二楼?
王堂头眼观四方,立马给了陶玲一个眼色。
噢......陶玲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二楼对自己暂时解封了。
之于大堂,二楼的雅间倒也没有豪华到哪去,不过在内饰上倒是更加雅致了。而且相对于大堂的热闹,二楼除了偶尔穿梭而过的侍者,倒是清幽的很。
陶玲轻手轻脚的,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包厢给您二位留着呢,还是老位置,这边请!”
很快,按照流程请这对老夫妻上座、伺候完茶水后,王堂头就给他们报了菜名,没有报很多,陶玲估摸着应该是这对老夫妻的“老几样菜”,以及王堂头根据他们的口味提上去的菜式。
那对老夫妻被王堂头侍候得不错,点完菜后还和他唠了几嘴今儿个的天气、车马多之类,王堂头自然是笑呵呵的。
这时的王堂头看准了客人高兴,还补上了几句:“今儿真巧了,早上店里新进了一篓子活带鱼,要不我让厨房蒸条大的,您二位尝尝鲜?”
“行啊,那就尝尝,今儿个是陈大厨掌勺吧?”那位老妇人应和道。
陈大厨擅做鱼,他的手艺在余园酒家、乃至宛镇都是出了名的。
“自然是的,有那位在,今儿个的客人都多了两三成呢!”
果然,王堂头敛下了眸中的神色。
这种恰到好处的推荐,往往奏效,客人不仅高兴,还要多承情。
不过,陈大厨虽然在,但要是样样做鱼的菜都要过他的手的话,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接不住哇......所以,一个“清蒸带鱼”罢了,陈师傅的徒弟就能做得很好。
“哟,那还真是赶巧了!既然陈大厨在的话,那我们再多点几个......今儿个还有什么鱼鲜吗?”
老夫妻俩对视一眼,“陈大厨”这三个字显然让他们再次意动。对于一家酒楼来说,一个好大厨,就是一个活招牌。
照理客人要求加菜,换谁都得眉开眼笑,不过这会的王堂头倒是有些遗憾的模样,随之他真挚开口:
“我看这几个菜您二位用足够了,多了也吃不了嘛,过会儿我关照厨房多下点料,保您满意!”
余园酒家的菜可不便宜,尤其是鲜海鱼类的,再加之是二楼要的,就更昂贵了。这对老夫妻的家境也只是一般往上,只是有身份加成才能坐在这的雅间,之后要真吃不完了,鲜鱼打包味道可就要大打折扣了,扔了又可惜......
王堂头自然是要为这些老客着想的。
至于是否关照厨房,只有天晓得。
“那行,就点这么多吧。”
老夫妻一思忖,也应了下去。
......
饭毕,老夫妻吃得不错,在结账的时候,打赏了王堂头一个大洋,然后就开开心心地被王堂头迎送到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