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14万多卷图书到底是什么概念?
秦始皇以后,禁止收藏图书。连儒家经典也没保存下来。靠口头传播。汉朝取消秦法令,汉武帝设置了机构收藏图书,司马谈、司马迁按史书写成史记。到汉成帝,图书又流失不少,于是派陈农收集图书,令刘向等人加以校阅整理。终于将3万3千90卷图书分为7类,编成七略。王莽覆灭时,图书大部被毁,东汉时各地纷纷献书,藏书又相当充足了,将新书集中在仁寿阁,令人编成汉书。东汉末,董卓之乱,有70车藏书毁于战火。东晋时只有三千零一十四卷,刘裕攻占长安时,从后秦收到4000卷古书,后共有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书。后来到梁朝,梁元帝令人攻打建康,攻占后将书籍七万卷与自己的七万卷集中起来,数量达十四万卷。然而,江陵陷落时这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十四万卷图书就这样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江陵焚书”之后,隋朝藏书鼎盛时也不过3万余卷,唐初才到8万余卷。那时候没有印刷术,书主要是用手抄的,所以如此多的书卷收藏着实着实不易!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江陵焚书”以后数十年间的新书,所以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所以,梁元帝烧掉的这14万卷书,从数量上说,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从质量上说,毁掉了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悲催的一大浩劫,史称“魏师入郢”或“周师入郢”,因为西魏不久就就被权臣宇文觉篡位,改称北周,而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郢的旧址。此次焚书还有两个比较直白的名字“江陵焚书”和“图书一厄”。要知道,侯景作乱率兵逼宫,曾烧掉“东宫图籍数百厨”。梁元帝平乱后非常痛心,为再避祸乱,他才将文德殿藏书等运至江陵。那时的他要出兵平乱当皇帝,很有可能也只是为了国家图书馆这些藏书。但绝不会想到自己这样做客观上只是起到了把书集中起来烧得更方便、更彻底的效果……
一个生活的惨败者
生活中的梁元帝是一个相当失败的人,作为普通人的他,因从小一只眼睛瞎掉,生理上的缺陷令他相当自卑,屡屡因为独眼猜忌别人,与人发生不快。这也是为什么号称爱才的他会因为王伟曾在檄文中挖苦他“一目”便将其凌迟残杀。
作为人子,他躬行孝道,不但身体力行,而且著忠臣传和孝德传阐明自己的忠孝观念,极力向后世的人们摆明自己忠的嘴脸,他本人死后也被赠与“孝元”皇帝的谥号。但他在侯景之乱中做出的种种“大逆不道”之举,却使他不忠不孝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作为人父,因为夫妻不和,他还迁怒于他们的儿子,伦常紊乱给他带来的是家庭悲剧。到了晚年他先后丧失了五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令其悲痛欲绝。
作为别人的亲兄弟亲骨肉,他以文人彬彬之外表,做出极端残忍之举动,将对他登极皇位可能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一一诛杀。古往今来为了皇位争夺而骨肉相残者或许并不鲜见,但像他这般身份与手段之不般配,言语与做法之不一致者,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父子兄弟之恩”,到他这边,“可谓绝矣”大儒王夫之语
失意徐娘秀风韵
而最著名的,还是他跟自己的结发妻子徐娘之间的恩怨情仇。
南史列传第二生动记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尖锐矛盾:“徐妃以帝眇瞎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这两口子的关系已经可以用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来形容了。尤其是徐娘,画了半面妆讥笑独眼的萧绎,可谓独出心裁。她又嗜酒,大醉后常常往萧绎的衣服上吐。几千年来的后宫妃子,如此疏狂的,她也算独一份了。
徐娘的全名是徐昭佩,她是梁朝侍中信武将军的女儿,还在萧绎是湘东王时就嫁给了他,是他的糟糠之妻。萧绎继位时,二人已生有一子一女。而萧绎即位后,皇后的位子却一直空着,梁元帝就是不立她做皇后。这让徐娘很尴尬。而且元帝对她很冷淡,“二三年一至其室”两三年才与她同房一次。这要搁现在,按婚姻法也该自动离婚了。所以内心冷极的徐娘才常和宫内失宠的嫔妃一起喝酒,而发现谁怀了皇帝的种,便手刃杀之。后来她耐不住寂寞,温酒设词结识了词人贺徽,贺徽本来很有顾忌,但在美酒色相的诱惑之下,也就迷失了本性,与徐娘发生了“一夜情”。天亮以后贺徽写情诗,徐娘唱和,真正体验了夫娼妇随的美好生活。南史关于这一段的记载是:“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邀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在出轨的道路上尝到甜头的徐娘一发不可收,后来又私通瑶光寺的智远和尚。但即便如此,梁元帝还是视而不见。于是,徐娘最后锁定了梁元帝萧绎身边“丰神楚楚、玉树临风”的侍卫暨季江。找小三直接找到了自己丈夫身边的人,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该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暨季江这小子也不厚道,泡了领导的妞就顿觉得不行,还到处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有人问他有何感受的时候,这小子还一脸臭屁地说:“柏直的狗虽老仍能狩猎,萧溧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仍尚多情。”于是“徐娘半老”这个成语横空出世。或许,暨季江的宣传也是徐娘逼着做的,她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梁元帝被自己绿了。终于,她等来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结局。忍耐已久的萧绎终于不再容忍她,借着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给她安了个投毒的罪名,逼她投井自尽,又将她的尸体送回娘家,曰“休妻”。意思是跟这个死人离婚。看来梁元帝也是愤怒到了极点。之后他还不解恨,又做荡妇秋思赋讽刺之,且在自己的书金楼子中“述其淫行”。大名鼎鼎的徐娘最后被以庶人礼葬于江陵瓦官寺,且不许子女服丧。跟她一起风流的那几个词人和尚侍卫当然也是一个都跑不掉。
当之无愧的才子皇帝
看似一无是处,被生活完败的一个人,却也有自己极为闪光的一面。萧绎一生勤奋读书,并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集起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图书。如果这些图书没有被他烧掉,那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之大估计无人能望其项背。在写文章著书方面,他也丝毫不亚于其老爹。梁书元帝本记称赞他“既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
关于他用功读书,历史记载是这样的,因一只眼瞎不能亲自捧书观阅也要令书僮读给他听,彻夜不停。萧绎在登皇位之前作为皇子时,一直是身残志坚的励志楷模。在太平盛世时代,他并不贪慕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而是十分勤奋辛苦地读书、著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始终是他奋斗的理想。他出生在文学世家,文才十分了得,在历代取得文学地位的帝王之中,“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堪比“三曹”曹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萧绎又是“四萧”之中的佼佼者,文学成就堪称翘楚,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留下的著作之丰无出其右,其金楼子一书被列入“子部”,与诸子百家并列,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部能够“成一家之言”的金楼子一般是采用札记、随感的形式,或前引名言成句,后加自己的看法;或借题发挥以阐发自己的思想;或记述史实以劝诫子女;或追叙往事,聊以;或转志奇事,欲广闻见;或记录交游,以叙友情,等等。总之,与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相比,金楼子的最大特点是,它基本上是由萧绎一人撰写而成。萧绎很瞧不起吕不韦、刘安那种找一群文人攒论文编书的做法“常笑淮南之假手,每嗤不韦之托人”。萧绎从青年时代起就亲自动手搜集材料逐年撰写金楼子。江陵亡陷,金楼子被西魏于谨大军掠至长安而入秘阁。因此成为梁元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书。
艺术方面,他虽没有宋徽宗那样直到今日仍未被超越的“瘦金体”书法水准,但若论及绘画水平,漫漫五千年历史百来个帝王之中,也是无人可比。他所画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当时各个小国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因此,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他还画了宣尼像,为之作赞并亲自题写,当时人称之为诗书画“三绝”。
他博学多才,从隋书经籍传留下的资料来看,他研究的花样可谓五花八门,包容万象。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理论家,对中医的研究放到今天可拿博士头衔;他的围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因为他也写了好几本棋谱研究方面的求;他还是姓氏学家,写了一本很有趣的古今同姓名录,书中记录了很多同名同姓的人,据他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历史上有3个董仲舒,3个孔子,3个周瑜,3个王羲之,4个刘秀,9个张衡,9个张良……。在没有百度的年代,写这样的书靠的全是作者的博学。萧绎也是玄学研究高手,写有周易注疏,在众多研究周易专家之中仍可占据显赫的地位。生在重文轻武的南朝的他甚至还写了一本兵书玉韬。更叫人吃惊的是,南朝士大夫们对骑马十分反感,认为那是野蛮人才做的事情,萧绎却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在养马的研究上面,并且写了一部研究马的专著,叫做相马经,里面的研究成果据说超出了相马专家伯乐的水准。他对一些为正直之士所不齿的旁门左道学问也十分感兴趣,甚至能够自己给自己算命,也能通过观察星相知道天下大势。梁书元帝本纪说“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他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即便是现在,能有这样成就的人也没有几个。
最后,再来温习一下这位特能写的皇帝写的书吧。梁元帝著有孝德传、忠臣传、丹阳尹传、注汉传、内典博要、玉韬、补阙子、余德志、荆南志、职贡图、古今同姓名录、老子讲疏、金楼子、式赞等数百卷,多已佚。仅存金楼子、古今同姓名录等数种。
看来,只会写书也不能叫成功啊!
结语
一生写了这么多书,所以,我们都知道,这位梁元帝的时间去哪儿了。想起因被他冷落而出轨最后被逼投井自尽的徐娘,想起这么多的书留下的也大多是一个空空的书名,再想起被他一把火烧掉的那十四万卷图书,我们只能为多灾多难的文化史痛惜悲叹,为他失败的人格叹息。文化史每过几百年就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文明积累归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真是辛辛苦苦几百年,一把火回到公元前!我们又设想,这位梁元帝哪怕只有他爹一半的军事政治才能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可惜他就是一个政治白痴。
其实,梁元帝对自己几斤几两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曾对人说自己“韬于文士,愧于武夫”。那么既然如此,让徐娘陪伴着自己做个安安静静的大学者该多好!或许是那国藏的七万卷藏书诱惑力太大吧?
纵观梁元帝一生,因书少年发奋,因书觊觎皇位,因书屠戮亲人,因书冷落发妻自己被绿,因书误尽苍生,因书丢了江山,最后又因江山毁尽图书。总之,他把一切都辜负了。他的人生价值也几近归零。
如果有机会对后世的皇帝说几句话,我想他应该说这么几句:“做皇帝就要专心做皇帝,对得起天下苍生,其他一切爱好都是副业,要靠边站。即使如读书写书这类高雅的正事儿,也不可沉迷。否则也会“玩书丧志”。大家别跟我们父子尤其是我学呀!”
凡事不可太过,过犹不及。梁元帝给后世留下的教训实在太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