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七章佛家平生不说谎(1 / 2)独孤之后复孤独首页

独孤信并不相信所谓的“出家人不打诳语”,打诳语属于五戒之内,出家人应严守。任何人都可以去做,打诳语就是造口业,于人于己都不好。

一般人做不到,是因为不知道打诳语的后果,认真修行的人不论出家与否,都会努力的持戒,不会打诳语。

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出家人也认为不能去说。善意的谎言不能说,也不难理解,因为这就是在说妄语,而说妄语,就是在造业。

善意,是形容词,也有强调之意。再善意,本质,仍是谎言。谎言,即是妄语。只不过,分大小轻重而已。

善意的谎言,如果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出于虚荣心,刻意掩盖一些自身情况、又或出于习气原因,忍不住,总爱说善意谎言。此等情况之下,是坚决不能说的,应善护好口业。

如若是出于慈悲,为了利他,比如较有名的,猎人捕鹿的故事。为了救护鹿的性命,而说了善意的谎言,也可理解为方便妄语。

虽从因果来说,仍会造下小妄语的业。但相较于救了鹿一命,功大于过。这也是大乘佛法,基于慈悲,所提倡的。因此,说善意的谎言,需满足符合一个标准,也是唯一的,即利他。

布施里,有一种叫无畏布施。意指使人身心安稳,脱离恐惧。因此,此种善意谎言,也是在作无畏布施。

这里面,需要一些智慧,一是有识人之明。二是根据当下情况,在不同时机,做出对当事人最合适的选择。三是把握好说善意谎言的分寸。适度,不能过度。

因此,善意的谎言,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说。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利他,不得不说,可适度说。

有一首唐人刘商的《赠头陀师》却一反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常态,写得神采飞扬:“少壮从戎马飞,雪山童子未缁衣。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头陀师,是为去贪爱而修苦行者。头陀十二苦行中,第七为阿兰若处,意为远离处,要求住于远离人家之处,第八为冢间坐,也即要住于坟墓之处。

由于戒行的规定,加自身的克制,头陀师总是给人远离人群、清心寡欲、清静孤寂的形象。这一位头陀却有另一种风姿:少壮从戎,军中飞马,射虎而归,足显雄姿英发;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却风姿不减,豪气不褪,遇有来者,便向人谈起他当年之雄豪。

他的精神不仅不与头陀相悖,而是更显示了禅的精髓。佛教以为,要达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脱,必须有六种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进。

禅门叫勇猛精进,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勇气,释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饲虎,都是这种勇气的表现。只有具有这种精进的勇气,才能破除贪爱、排脱烦恼、悟得佛性。